第880章 局氣(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7556 字 2024-04-16

應該說,正是因為懂得人的重要性。

洪衍武才會像有求必應的“土地爺”一樣,樂於為身邊大部分他所認識的人提供幫助。

表麵上看他好像有點傻,有點濫好人似的,誰的事兒他都要管。

但便宜他其實占大了。

因為他幫人,首先是遵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的原則。

自身不努力,不值得他幫的人他可不幫。

其次,他也不是什麼事兒都應。

代價要在他承受範圍之內,且多以物質付出為主。

這樣他就相當於用自己多餘的東西,做了一種情感投資。

待到日後,說不準什麼時候,彆人送還他一份人情,就能幫上他的大忙,管大用。

想想看,要沒有何介夫女兒的好心提醒,他能避開這個大雷啊。

弄不好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自己就把自己給折進去了。

虧得他明明知道今年的厲害,那可真成了一出大笑話了。

而要沒有從單先生處得知的古建知識呢?

他又怎麼能這麼篤定這“慶雲樓”值得一買?

興許就真放棄,把注意力放在彆的地方去了。

其實就連街裡街坊的好人緣也是一樣的。

不說邊建功、蘇錦、蘇繡都幫他的忙。

要沒鄰居們的好評,一貫以來,作為派出所嚴控防範對象的他,又哪兒能過得這麼自由?

還有今年注定會刮起來的“風暴”,派出所也是根據街道提供的情況和意見抓人的。

若非篤定鄰居們肯定說他的好話,他又哪兒來的把握,能平安度過這“殺頭年”呢?

所以說,這樣的事兒再劃算不過了,隻有傻子才會拒絕。

而有意思的是,正因為曆史的特殊性,全國人民目前才剛剛達到溫飽線。

在如今這個社會階段裡,人們的情感也和古玩字畫四合院這些好東西一樣,陷入在一個深深的價值低穀之中。

如果想用金錢投資感情,代價有時候低的簡直令人發指。

甚至這一點並不隻是針對普通的老百姓而言的,就連社會精英階層也掙脫不開這個規律。

因為國家整體經濟滯後,他們同樣會因為一些經濟上的小事,就能嚴重傷及自尊。

那自然就是洪衍武雪中送炭的投資良機了。

而在這一點上,他把握的相當好,一旦遇到就會牢牢抓住,從來也沒有錯失過。

比方說七月裡,許多報紙上刊登了香港導演李韓祥來京拍攝《火燒圓明園》的消息。

洪衍武就又動了做植入廣告的心思。

便去找“紅葉”托關係幫忙穿針引線,想找機會見這位李導演一趟。

不為彆的,要真能談成了,在這部電影裡給洪家老號露上幾個鏡頭,那可就牛大了。

相當於在海外也給自家買賣做了宣傳。

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在香港本地就創造了1.5億票房,更在東南亞諸國熱賣,這廣告費掏多少他都是心甘情願啊。

十萬八萬的他都樂意。

因為今後隻要老鋪重張,還怕撈不著外國人“宰”嘛。

為此,洪衍武甚至還專門拍了幾件清官窯瓷器的照片,打算投其所好,賄賂下李導演。

隻是沒想到,連托人帶求人,事先打好了招呼。

在一天休息日特意包了車,好不容易才找到昌平外景地,也確實在午餐時間見到了這位高大威猛,眼睛小小的李導演。

但這事兒卻沒談成。

因為一是影片已經拍到一半了,外景地花了六十四萬也已經搭好了。人家根本不缺資金。

二是洪衍武是大陸人,空口白牙就貿然說願意掏錢買幾個鏡頭,請人家開價。李導演怎麼能相信他有這個能力。

三是這部電影是合拍片,劇本鏡頭都要經過大陸有關部門審核。無論洪衍武肯出多少錢,再為幾個鏡頭走一遍鏡頭得不償失。

四是火燒圓明園幾乎全是宮廷戲,涉及民間的部分也就是夜捉肅順時,又老百姓夜聽馬蹄聲的幾個鏡頭。也很難把洪衍武的需要的鏡頭插在其中。

所以怎麼講都沒戲。

李導演聽完了他的來意,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

不過,李韓祥對洪衍武提供的照片倒是挺感興趣的。

雖然事兒沒談成,倒是跟他提出購買這幾件瓷器的意願。

可惜他不知道,洪衍武對這些東西比他還看重呢。

事兒成了送他可以,既然沒成,賣他就等於犯傻了。

於是一樣果斷拒絕,反倒提出李導演如果有什麼不想要的古玩字畫家具,倒可以賣給他,價錢不是問題。

正因為這個,他反倒真正引起了李韓祥的興趣,倆人專為這些文玩聊了一會兒。

結果就因為這一耽擱,突然間外麵大亂,人聲鼎沸,洪衍武反而遇到了今天最大的收獲。

怎麼回事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