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盛夏(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504 字 2024-04-16

對每個人來說,時間的流逝都是注定不變的。

但有意思的是,每個人對時間的感受卻往往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覺得過得快,有的人覺得過得慢。

這應該是由他們各自不同的處境、經曆與心情來決定的。

當然,同樣因此,每一個人對於一個年代的觀感和印象,也是不儘相同的。

以1983年的盛夏來論。

哪怕作為同一家人的洪家,可由於個體所關注的重點不一。

如果日後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挨個來回憶一下,那他們所記得的東西也是大相徑庭的。

比如說,最快樂的必定得是孩子們。

像洪鈞在暑假裡帶著丁玲、洪鎰和水曉影一起瘋玩,本來內容就挺豐富。

他們除了跟街道裡的同齡孩子們一起粘蜻蜓、抓季鳥、逮蛐蛐、養蟈蟈、捉迷藏、逮人、上房、爬樹,還要在電視機、電影院、遊泳池之間來回忙乎。

心裡更是時刻惦記著夏天獨有的瓜果梨桃葡萄、冰霜冰棍汽水、綠豆湯酸梅湯。

偏偏他們還有洪衍武這麼個好三叔、好爸爸。

就為了讓這幾個孩子過得再開心點。

洪衍武在放假前夕,特意通過在“陶然亭”上班的邊家大閨女——也就是邊建功的姐姐,聯係上了為公園提供兒童遊樂設施的體育器材公司。

然後花了三千多塊錢,為孩子們買了些秋千、轉椅、滑梯、蹺蹺板、單雙杠和攀登架,安置在了洪家老宅的花園裡。

此外,他還找人給刨了個沙坑,買了一噸細沙子,專給孩子們堆沙子玩。

跟著又讓肖和平給畫了個樹屋的樣子,讓大哥洪衍爭儘快照樣給做出來,打算安裝在花園的老樹上,以後給孩子們當秘密據點兒。

想想看,當年誰家的孩子,能擁有這樣的私家遊樂場啊?

這不光是差在錢上了,更重要的是那個年代的社會意識,對孩子就沒有這樣的人文關懷概念。

不說彆人,連洪衍爭看在眼裡都羨慕。

直說老三太慣著小人兒們了,淨花沒必要的錢,弄不好得養出一窩少爺小姐來。

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洪家的孩子們把花果樹間的遊樂場當成了他們每個人童年最甜的記憶,那是絕對有道理的。

因為真是頂頂幸福啊。

這點就是那些特權家庭,童年有幸乘坐專機的孩子們,也是遠遠比不了的。

還不獨孩子們沾光,洪衍武的父母也能得濟,哪怕屬他這個兒子無心插柳導致的呢。

比如說身為一家之主的洪祿承吧。

老爺子的生活向來比較規律,每日除了溜早、喝茶、看報、午覺,就是去老宅收拾文玩字畫,回來享受兒孫繞膝之樂,原本就過得挺不錯。

然而在這個夏天,他居然又因洪衍武得了兩件生活中的便利,過得就更是有滋有味了。

首先,既然洪家和水家成了親家,那麼洪祿承理發的事兒就變得容易了。

隻要想理發了,隨時知會一聲,他連家門都不用出,水庚生抽空就會上門服務。

不但給他來個全套兒,甚至還順帶手,連洪衍爭和洪鈞、洪鎰的頭發都給理了。

好,從此之後,洪家的男子就都沾光了,永遠看著都是那麼精神利索的。

說實話,其實重點並不在於省了多少錢,關鍵是省事又舒心哪。

現在城裡多少人啊?

乘車難、理發難、洗澡難、就餐難、買東西難,哪兒哪兒都是人滿為患。

如今在家聊著天就把頭發理了,臉刮了,這又有多麼方便啊。

何況水庚生正經的剃頭師傅,懂得“推拿放睡”,手法還特彆好。

完事按過去的老規矩,先給拍打肩膀,再拍打後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