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花城的商業大戰毫不知情,過完了蜜月回到家來的水清,完全是另一種心情。
彆的不說,就說在這個年代,旅行還是個頂新鮮的詞兒。
這時候的人們,能離開住地去外地的情況,一般隻有兩個原因。
要麼是夫妻分居的去探親,要麼是有特殊身份的人去外地出差。
大多數人很難得攤上這樣的機會。
所以那時候的人一直對出遠門充滿了憧憬和向往。
一旦機會來了,都特彆的激動。
出門之前,肯定老早就在心裡盤算著。
這事完了去哪哪玩玩,去哪哪買點東西,反正公私兼顧嘛。
不過話是這樣說,等到誰真出了門,往往就開始遭罪了。
排隊買票、加塞擠車、搶座位、上廁所、找旅店、吃飯難,還得幫親朋好友帶東西。
一天到晚,自始至終就沒一件讓人省心的。
這還真應了那句老話,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實事求是的講,這年代隻要出過遠門的人,真正的滋味都是苦大於樂。
除了能帶回幾張和曆史古跡的合影,其他的收獲,恐怕也隻能是全身心的疲憊了。
所以大多數人一旦體驗過這種滋味,不但再也不願輕易出遠門,也特彆能體諒單位那些采購員們。
至少在他們的心裡不得不承認,這靠跑腿兒吃肥差的活兒,還真不是那麼好乾的。
坐享其成沒戲,必須得有兩把刷子,否則就沒辦法應付這一路上的種種難題。
也正因為如此,由此反觀洪衍武一家三口這次的花城之旅,那真是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限製的天堂之旅啊。
這八天,水清和水曉影是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飛機來飛機去。
不但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在“阿花”的安排下,充分體驗了一把真正的南粵風情。
這樣的旅遊,彆說滋潤得讓港商都羨慕。
就是今日旅遊業已經細分化,再vip的待遇,也比不上啊。
於是乎,水清和曉影離開花城時都是意猶未儘,戀戀不舍的。
不但一點不覺得累,而且那可有的跟家裡人聊啦。
像回京當天,中午看過了洪家父母,晚上在水家吃飯。
水清和曉影對著家裡人就像打開了話匣子。
那滔滔不絕的旅行見聞呀,聊起來相當的有樂趣。
很快把水庚生老兩口和水漣都聽得睜大了眼睛,挨盤兒地問個不停。
也就是水瀾故作姿態拿著勁兒,不願意表現出驚訝來而已。
但她豎起耳朵的旁聽和克製不住眼裡的羨慕,卻仍舊出賣了她的真實心情。
而且彆忘了,洪衍武最後兩天全是買東西了。
洪家一箱,水家一箱,親朋好友一箱,那就是三個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