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28日,洪衍武帶著“大寶”、“鏘五”又來到了“高第街”。
進入街口的第一眼,他就發現,比起一年半之前,這裡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扒手多了。
賊眉鼠眼的主兒,時不時就能遇見一個。
有的居然在客人和店家談價錢時,就敢從後頭明目張膽的下手。
其次就是街巷比起以往肮臟了不少。
滿地都是泥水和垃圾,一不小心就得讓人滑個跟頭。
可積極的現象同樣明顯,那就是這條街愈加繁榮了。
客流量比他印象裡增加了一倍有餘,已經不光是南腔了,河北話、山東話都有。
而且路邊也幾乎再沒有流動地攤兒的立錐之地了。
這兒如今的商戶,至少也得是個固定的服裝攤兒,大部分全成了一個個緊湊的店麵。
店主們都在門外,比著嗓子吆喝。
到處都是廉價服裝和各類小商品,有空檔的地方,塞的全是貨堆。
猛然間一個腦袋從小山樣的蛇皮包裡鑽出來,就能嚇你一大跳。
可儘管環境如此混亂,他們三個人提著個大提包兒,混在人堆兒裡一路沿街走來,卻仍然是出乎意料的醒目。
這是因為“大寶”和“鏘五”的“對頭”多啊。
有日子他們沒到這兒來拿貨了,那些商戶們本來就好奇呢,背地裡沒少琢磨這事兒。
這一見到他們,哪兒能不“親”啊?
那眼睛都帶鉤兒似的跟著。
而且很快,還有人認出洪衍武來了。
這也不奇怪。
這小子作為第一個在這裡幾萬幾萬撒錢的主兒,接待過他的攤主恐怕都是一輩子難忘。
所以很快,他們身後也就有了幾個“尾巴”。
“高第街”的人還是有點小聰明的,但凡認識他們,店裡人手又不是一個人的,就派人跟了上去探聽虛實。
但他們可沒想到,算人者人意算之,這恰恰也正是洪衍武需要的。
當發現他們幾個已經成了眾人矚目,他就知道火候到了,便故意在“大寶”熟悉的一家“欣榮服裝店”停了下來。
眼見生意上門,門口的老板立刻露出笑臉。
“裡麵請。新來的應季服裝,應有儘有……”
可“大寶”卻不容他說下去,而是按洪衍武吩咐好的,故意當眾問。
“有牛仔褲嗎?我們就要牛仔褲。”
老板愣了一下,臉上竟閃過一絲失望。
而等他翻出來,大家才明白為什麼。
敢情這些貨壓在最下麵,已經沒多少了。
“大寶”登時不滿了。
“怎麼就這麼點兒?”
老板卻反問。
“一百來條還不夠麼?”
“大寶”佯怒。
“我操,一百條?都他媽不夠塞牙縫兒的。老板,沒你們這麼擠兌人的吧?頭幾天你還能批我三百條,怎麼連一半都不到了啊?你們真是不打算做我們生意啦,價錢不少你的還不行?”
老板一臉苦笑,先解釋。
“老弟,這個沒有辦法啦。你知道的,三百條,是大家共同給你們京城人定好的數字。我不好破壞規矩啦。彆人家一樣不會多給你貨的……”
跟著又喊起了冤枉。
“還有啦,你千萬不要誤會。不是我不給你貨,是店裡真的沒有貨啊。已經夏季了,哪裡還敢繼續吃進牛仔褲?”
“現在都換t恤、短褲,裙子了嘛,你想要,我每樣都可以給你三百條啦……”
可不容他說下去,“大寶”卻啐了口。
“媽的,誰要這些玩意?我就要牛仔褲!急缺!我往北邊做邊貿,那邊冷得很……”
老板倒是精明,打蛇隨棍上。
“那你真想要的話,等幾天好不好?我去進貨給你啦……”
可“大寶”卻不理他了,扭身對洪衍武滿懷歉意地說,“洪爺,對不住您,他這兒貨少,不過沒關係,前邊好些店呢。咱再看看去?”
於是三人自顧離去了。
有意思的是,他們剛一走。
後麵跟著的幾個“尾巴”,就“呼拉”一下子全過來了,七嘴八舌地纏住欣榮老板,打聽洪衍武他們要什麼。
老板不耐煩了,敷衍著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