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國家電視台的第一位播音員沈力,擔任了《為您服務》欄目的主持人。
這個貼近人民生活的新欄目,不但第一次固定了播出時間,每周一次,每次二十分鐘,也設有很多服務性的小欄目。
像如何照相的“攝影谘詢處”。還有《小辭典》、《集郵》、《家事》、《老年顧問》、《答觀眾問》等在生活中實用的小板塊。
僅從這些欄目名目,我們就能知道社會上人們關心的熱點聚集在何處。
正是這一年,相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據統計,1978年全國照相機擁有量為17.8萬架,相較而言,1983年這一數字已增至94萬架,整整翻了四倍有餘。
從此全家聚會時照一張全家福,不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奢望。
另外,集郵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官方肯定,全民熱衷的收藏行為。
而因為洪衍武幕後插手和乾預,票麵八分錢的“猴票”,在集郵愛好者之間,也已經飆升至三十五元一張。
不但提前兩年成為了眾所周知的熱門集郵品種,也遠遠偏離了原有曆史軌道,此時應有的三元價格。
以此來計算,洪衍武光手裡“猴票”的價值就已經高達一千四百萬。
真是一不留神,躺著睡覺就成了內地首富啊。
很有點兒“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的意思。
再比如說,電視為了引導年輕人梳理積極向上的生活觀,也使出了渾身解數。
春節之後,根據張海迪事跡為素材拍攝的三集電視劇《生命的故事》轟動全國。
這部電視劇中有許多感人的畫麵,癱瘓的玲玲不甘在殘酷的命運麵前屈服,選擇了自己謀生的道路。
在堅守生命價值,尋找人生樂趣方麵,這個姑娘無疑要付出比正常人更艱巨的努力。
由於電視工作者真實的表現出了人性深處永存的希望,這部電視劇與青年報發表的專題報道《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共同掀起了一場“學習張海迪旋風”。
張海迪因此名噪一時,並獲得了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一個是“當代保爾”。
偉人甚至親筆為她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另外,在謝晉導演的同名電影誕生前,山東電視台製作的三集電視劇《高山下的花環》,也喚起了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和電影作品相比,電視劇雖然玩不起什麼大氣魄,但也絕不默默無聞。
它憑著自己的平和、親民性,和高效的製作時間,一直再持續贏得自己的份額,開拓新的空間。
當然,這一年同樣也是引進劇的狂熱年份。
與期待過高,反響平平,反應國家女排事跡的電視機《中華姑娘》相比。
三月份播出的日本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卻是在注重娛樂性前提下,以商業性的劇情,在屏幕上演繹著對愛國、勵誌等積極意義的多重解釋。
劇中主角小鹿純子的燦爛笑容不但征服了萬千青少年的心,掀起了一場“小鹿純子頭”風潮。
劇中日本女排的魔幻戰術,也在共和國女排與日本女排交鋒,連戰連勝的輝煌戰績覆蓋下,成為了一種頗具喜劇效果的襯托。
讓國內觀者隻覺得分外可愛,毫無對手之間的排斥感。
當然,緊跟其後播出的香港電視劇《霍元甲》就更符合國人的審美了。
這部電視劇不但延續了電影《少林寺》在民間點燃的“功夫熱”。
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傳唱一時,連主演黃元申的“大勢分頭”也達到了與“小鹿純子頭”同樣的效果,成為男青年追逐的時髦發型。
不過正是因為電視機越來越多,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它對老百姓生活影響的程度越來越高。
如何保證電視機畫麵的質量,也成為了這一時期老百姓最需要解決的生活難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