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982年11月,根據葉辛同名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蹉跎歲月》,在華視電視台結束了播出。
這部電視劇作品不但引起了全國性轟動,更由此引發了一場對知青生活的回顧熱潮。
關牧村演唱的電視劇主題曲《一首難忘的歌》唱紅了大江南北。
扮演女主角杜見春的肖雄,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並因此獲得了第一屆電視金鷹獎的最佳女主角獎。
至於這部作品的反響之所以會如此強烈,會成為一種文化熱點,主要還是因為它表現出的是一代人共同走過的路,與時代大背景脫離不開。
千千萬萬擁有著相似經曆的知青們,正是從這部電視劇,才一下子想起了他們當年唱著《三套馬車》下崗勞動的樣子,和飽經掙紮的命運沉浮與生活艱辛。
自然是感同身受,便會因觸景生情,生出一種既苦澀又慰藉的複雜滋味來。
但願人們的歲月不再蹉跎!但願蹉跎歲月永遠成為曆史!
好在事實也確實如此,曆史已然悄悄翻過了新的一頁。
如今一晃四五年過去,大部分的知青不但都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坐標,也差不多都是以一種渴望的目光憧憬著未來,迎接著改變。
像壽諍和洪衍文作為其中比較幸運的一員,自然是這一代人精英中的典型代表。
雖然一個出國了,另一個是在國內成家立業,即將為人父。
但這隻是選擇的不同,他們根本目的還是殊途同歸的,都是在為如何實現個人價值努力奮進。
而就憑他們這些經曆過真正磨難的人,無不懂得珍惜時間和把握機會,他們就注定不會碌碌無為。
這一條也同樣適用於水清。
雖然回城後,她的遭遇比較坎坷。
就因為孤身一人拉扯著好友相托的孩子,學業中斷,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受到嚴重的負麵影響。
但生活終究不會全然辜負一個人的,特彆是在這個人堅持不懈的勤奮努力之下,東邊不亮西邊亮才是常理。
這不,由於水清在工作上儘心儘力,表現優秀,成績斐然。
不但獲得工會魏大姐和廠辦老主任一致的信任和倚重,就連公司團委都相中她了,幾次三番想把她調到團委去。
要不是廠裡根本不想放人,每次都借口人員緊張給硬留下了,水清恐怕早就成了團委乾事了。
當然,廠裡也難免因此對水清有所虧欠。
所以為了補償,由魏大姐牽頭,竟讓廠裡把眾多等著入黨的積極分子放在一邊,優先發展水清入黨。
這就足以證明,廠裡想要提拔重用的誠意了。
因此還彆看水清的職務和級彆暫時沒動,但誰都清楚那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了。人人幾乎都把她當成中層乾部來對待了。
這要是考慮到體製的問題,越是大單位,人力資源越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現狀。
客觀來看,水清在事業方麵,目前的狀態反倒是要好於她那些拿到大學正式文憑,卻每天無所事事的同學們了。
肖和平同樣是插隊知青考上大學的一份子,不過他的特點是幾乎不食人間煙火。
職稱待遇他毫無追求。對找對象的事兒也提不起半點興趣。
他心思幾乎全撲在繪畫和創作上,國畫、西畫他都愛,工資也都花在繪畫工具和買畫冊、看畫展上了。
按理說,他這樣的人,心裡是容不下彆的了,也很難為了什麼俗事再激動的。
不,偏偏洪衍武就能讓他樂得睡不著覺。
原來呀,因為許崇婭有孕在身,洪衍文打消了搬家的念頭,已經把宿舍鑰匙還給了洪衍武。
而洪衍武呢,見肖和平一個人整天睡畫室既不落忍,又佩服他這股子執著勁兒。
念著交情,就大方的又把房子轉借給了他,連房租都不要。
這樣一來,肖和平今後就可以更隨心所欲的畫畫了,生活條件直線提高,那還能不美嗎?
所以他心裡的感激那就更甭說了。
為此不但花了小半月工資請洪衍武和陳力泉大吃了一頓,送了他們煙酒。
還主動表示,願意為洪衍武的父母畫一幅肖像油畫相贈。
並且一再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賴著不走。什麼時候需要,隻要提前幾天打招呼,他準能及時搬家。
這就叫做懂事。若他不是這樣的人,那也就不值得洪衍武如此厚待啦。
話說了一圈兒,最後咱們當然還得繞到洪衍武和陳力泉的身上。
這個月,他們哥兒倆最大的收獲就是跟“張大勺”的關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終於獲得了允許,在“張大勺”下廚的時候也能進廚房了。
為這個,就連華英都說,“你們倆可真有福氣,我都沒想到張師傅會有破例的這天……”
當然,什麼事兒都是有原因的,也是循序漸進的,都得有個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