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衍武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12月12日,在按約好的時間和阿花見了麵,一起來到了“高第街”之後。
無論是問貨、看貨、還是驗貨,每個環節洪衍武都像昨天自己說過的一樣,不厭其煩、一絲不苟、態度誠懇認真,完全的言行合一。
大夥兒對此相當服氣,於是上行下效,也都有樣學樣。
當然,同樣是因為人以群分,阿花這個實在的熱心人,認識的老板也多是性情柔和,相對本分的人。
這些人做生意會比較弱勢,檔口也幾乎占不到什麼好位置。
所以他們得知洪衍武他們需求量極大,急於成交,必然樂於薄利多銷。
於是生意談得就格外順利,達成的交易數額也相當驚人。
僅“刺兒梅”就從三家店裡,分頭吃進了四千二百塊的發卡、首飾,和五千塊的高跟兒皮鞋。
幾乎頂得上這幾家店近一個月的出貨量了。
而洪衍武就更不用說了,他要的東西根本就是海量的。
他跑了有七八家店,除了依次吃進了一萬兩千塊的男式皮鞋,八千塊的棒針毛衣,五千塊的蝙蝠衫和兩千元的西裝、領帶以外,更是把阿花介紹的店鋪裡,所有明麵上的和庫存的滑雪衫和牛仔褲統統買了下來。
說真的,那一摞摞的鈔票不眨眼地捧出去,簡直讓人看得咋舌、眼花、頭暈。
要不是洪衍武身上帶著以西城工商局和服裝夜市的名義開出的介紹信,作為他們介紹人的阿花恐怕早就被這場麵給嚇跑了,多半還會跑去報警呢。
因為私人哪兒會有這麼大的購買力啊?絕對不正常。
但有了官方憑據就不一樣了,洪衍武這是打著五十六家個體戶的旗號,進行光明正大的聯合采買,情理上也就說的通了。
這反倒讓阿花非常榮耀,覺得不但幫了京城人,也是回報了一直照顧她的好心人。
買賣雙方都滿意,貨真價實地交易,這又有多麼好呢?
但即使如此,卻仍舊是滿足不了洪衍武龐大的胃口。
由於這年頭牛仔褲還沒有開始在內地流行,洪衍武嫌這裡的貨量太少,每買完一家的貨,他都不忘留個話兒。
“有阿花的介紹,我們以後還會常找你們進貨的。尤其是這種‘牛仔褲’……哦,你們叫做‘堅固呢’的褲子,是我們是常年需要的。隻要價錢再便宜點,你們有多少我們要多少。下回彆再弄個幾十條、一百條的了,幾千條我們也是吃得下的。”
那不用說,就憑這番豪言壯語,如此的大手筆,洪衍武他們想不出名都難。
什麼叫一鳴驚人啊?
很快,在各家店主大賺鈔票的驚喜之餘,在一趟趟三輪車把山一樣的貨物拉出“高第街”的同時,“京城來了大買家,正在街裡大買特買”的消息,也像一陣風似的,傳遍了整個市場。
生意人有幾個不精明?
其他檔口的老板怎麼可能,不爭先恐後找上門來拉生意啊?
而洪衍武目的也正在於此,這下他再買貨不但省了事兒,還掌握了主動權。
價錢肯定是按已經成交過的算,而且彆的貨他也不買了,專攻牛仔褲,頂多再要些“滑雪衫”。
貨如果沒問題,一口價買下不在話下。
如果貴了,不要就完了。反正屁股後頭追著他的人大把。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啊,以錢服人。
就這樣,洪衍武他們簡直成了整條“高第街”最闊氣,最活躍的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