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無冕之王(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492 字 2024-04-03

第二天雖然是跟著王漢平去了,儘管情不自禁為眼前的“大寶藏”而震驚,可他並沒有利令智昏。掏錢賣貨的時候,始終克製著沒敢太過分。

最後花了大概五千塊吧,就買了百十個小件兒。他自己雇了幾輛三輪車就拉走了。而且還讓廠方在他抄寫的條目上簽了字,蓋了章。目的就為了防止日後掰扯不清。

為此,王漢平當然十分不解,劉桂友也感到相當可惜。

要照他們想,理所應當先把那“滿幢雕龍的紫檀大龍床”買下來才是。要不你要那“鐵梨龍形腿大書案”也行啊?

像這種鐵梨木大料隻能是明代以前的,甚至可能是元代的。你哪怕單買下一個都比弄一堆小件兒合適啊。怎麼犯糊塗了呢?

而洪衍武給的解釋是,經濟能力還是有限,辦完婚事是硬駑著來的,手裡已經不寬裕了。買這些家具回去,也主要是為填充家裡空房子的。弄一兩件大的,那太不劃算了。

既如此,不知就裡的王漢平也不好說什麼了,隻能無奈地點點頭。

廠長則在旁哈哈一笑,說“理解理解。其實你能買這麼些,這已經不很容易了。我算是想明白了,賣這些玩意,靠咱們內部消化不行,還得指望海外華僑啊。”

而聽到這一句,劉桂友更是情不自禁哀歎了一聲,難言的鬱悶清晰可辨。

再往後,還真彆說,事實上就是讓廠長給說著了。

沒過兩天,就有一個“港客”主動找上家具廠的門兒來了。陪同的還有一個穿著同樣體麵漂亮女人,專門負責把“港客”的意思翻譯成普通話。

那和國內的人一比,真就是不一樣,絕對是一擲千金的豪氣啊,東西專撿最好的買。

他們手裡的外彙券就跟變出來的似的,最後竟花了近三十萬,把倉庫裡大件幾乎都給買空了。

要說他們唯一的要求,也隻是要求廠方出車出人幫忙把這些家具運送到郊區的一個玻璃廠倉庫去。

儘管當時的人們沒有什麼服務意識,可麵對這樣的財神爺,廠長還是很樂意幫忙的。

於是他給出了每人十元餐費補助外加兩盒香煙的“特殊補貼”,讓廠裡的幾輛130一起出動,數十名工人充當搬運工。

最後用了一天的時間,總算按照“港客”的要求把數百件家具運送到了指定地點。

隻不過,隨後發生的一切家具廠的人可不知道,也充滿了神秘感。

事實上從這些家具到了這裡之後,就不斷有三輪車和麵包車來到這裡。他們就像螞蟻搬家一樣,又耗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化整為零的分批把這些物件拉到了彆處。

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再介紹一個情況便可知道真相了,也不用再細說什麼了。

那就是跟硬木家具廠交易完成的第二天,“小媳婦”兩口子就從洪衍武手裡拿到了五千塊的“額外獎勵”。

倆人拿錢的時候還說呢,真沒想到廠子裡的大玩意那麼多。帶去的錢居然不夠,還剩下百十件大玩意沒買走,問洪衍武要不要再去一回?

結果洪衍武拒絕了,說過猶不及,什麼事兒就怕太貪沒夠,能不冒的風險還是彆冒的好。

於是這件事也就至此為止了。

當然,這麼說隻是主觀性的局部定義。由此產生的一些後續效果還會持續發散。

比如說,當日後香港導演李韓祥有幸光臨這個家具廠的時候,他並沒能像原先發生過的曆史一樣花出去十二萬“爆買”,僅用六萬塊就把廠子徹底買空了。

儘管這也讓陪同的“馬老師”為止驚歎不已,但那種衝擊力比起原有曆史卻大大不如了。

再比如說,原本的“紫檀大王”,日後再冠以這個名號已經變得名不符實了。

不但因她未能從“京都硬木家具廠”裡分走一杯羹,藏品的水準下降了不少。

而且從本質上來說,京城已經有了一位真正的無冕之王。

經此一事,在紫檀家具上,能跟咱們洪三爺藏品相比較的,除了國家館藏以外,恐怕再無他人。

說起來更有意思的是,甚至與此同時,就連洪衍武的“舊貨收購隊”也在默默發揮著改變曆史細節的作用。

比如說,在日後一位京城知名瓷器玩家的回憶裡,這一年年底最讓他懊惱的事兒,已經不是父親的舊友李韓祥來訪,僅用一萬元的外彙券,就把他們家壓箱底的四十八件珍品瓷器買走的這件事了。

更讓他無比痛心和遺憾的現實,是曆史變成了李韓祥當時用一萬塊外彙券隻買走了十八件。而事後,他差點被家裡人數落死。

因為其他的三十件兒哪兒去了?那都被他陸續以幾塊錢不等的價格賣給了胡同裡常來常往,專收舊貨的小販子。

結果這些瓷器就進了洪家的門兒裡。甚至有幾件深為洪祿承老兩口所喜,擺在堂屋條案上日日賞玩。

於是在這位瓷器玩家今後做節目的時候,他就不止一次地在電視屏幕上痛加懊悔,同時也罵那些小販子心黑。

他還以為如果能把那些瓷器留下來,李韓祥還能多出幾倍的價錢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