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其實這種事隻要姑娘動心了,後麵的事兒也就不太難了。
就在一次很“偶然”的情況下,洪衍文親眼目睹了許崇婭“無意掉落”手絹,然後又“毫不知情”地走進書店的一幕。他便趕緊把東西撿起來追了進去,這麼著倆人就搭上話了。
再後來更簡單了。初步認識之後,許崇婭為了“感謝”洪衍文就告訴他,“你彆再找那些人買書了。多虧啊。雖然按規定這些書雖然不能賣給你,但是我可以借給你看呀。這樣吧,你想看什麼今後就從這裡拿吧,隻要彆把這件事告訴彆人,彆把書轉借彆人就行了。”
這就等於擁有了一個免費的圖書館啊!洪衍文當然是喜不自勝了。當場就連聲地感謝。然後就是借書,還書。
他以後再來也不用在外邊乾站著了,許崇婭對他很熱情,不但給他茶水喝,還讓他坐在沙發上慢慢挑、慢慢看。他們倆也會一塊聊天,交流書的體會。
而人家既然這麼夠意思,那洪衍文一個大男人也不好意思白占便宜啊?請人家下館子、看電影總是應該的吧?這麼一點一點的,倆人就走到一起來了。
所以說,錢鐘書在《圍城》裡的話是相當有道理的,書是不能隨便借的,借來借去就會借出事情來的。
總之,情趣相投,相見恨晚,洪衍文和許崇婭彼此都彌補了情感的空虛與孤寂。幾個月後,他們便從知音、朋友發展成戀人。
真到了洪衍文即將畢業之前,倆人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跟家人宣布這層關係,好趕在“十一”去領小紅本了。
為什麼這麼急呢?其實除了這對許崇婭來說是一份遲到的愛,她很有點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之外,也有她為洪衍文前程的考慮。
“首師大”畢竟是師範學院。畢了業之後是要留在教育口工作的。許崇婭是為了趕在校方分配工作之前,跟洪衍文把關係確定下來。這就有了理由讓父親給愛人調配個更好的工作。
洪衍文呢,他年齡已經二十五了,確實存在成家的必要。
雖然大學裡不讓談戀愛,他本來是打算畢業之後再考慮個人問題的。可如今既然老天爺安排了這個緣分,許崇婭又是個各方麵條件都挺出色的姑娘,順其自然又有什麼不好呢?
至於事業是同樣的道理,他並不會指望靠裙帶關係上位。可一來怕拒絕辜負了許崇婭的好意讓她傷心,二來也確實對搞教育沒多大興趣。要是能借助這個關係換個環境同樣是他所願。以後靠自己努力不就行了?
這樣兩個人的婚姻就提到了日程上。他們也很快為此開始付之實際行動。
年輕男女要想組成家庭當然得獲得父母的同意,那麼彼此家裡相互拜訪就是很有必要的程序了。
在這個環節,許崇婭要求洪衍文先去她家。這是因為她最擔心自己父母那關。她知道他們看重什麼,生怕他們嫌棄洪衍文的平民身份和家庭成分。
果不其然,最初聽過女兒介紹了洪衍文的家庭情況,副區長許秉權和區長夫人於婉芬就不樂意了。
在他們看來,女兒的條件這麼好,怎麼也該找個部長、副部長的家庭才好。要是軍人,最少是軍區級的。這樣才算門當戶對嘛。
當初白白拒絕了那麼多優秀的乾部子弟,這是何苦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