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天氣一下子就熱了起來。
這一年,京城的姑娘們夏季流行服裝是蝙蝠衫配喇叭褲。
隻是蝙蝠衫寬大、誇張的袖子固然惹人注目,極大地衝擊了國人對服裝款式刻板的認知。
可實質上女裝更具有顛覆意義的突破點卻不在於此,而是在於一個在如今看來根本無所謂的小細節——褲襠拉鏈位置的改變。
原來由於喇叭褲的流行,已經越來越多的女性,一改舊日傳統,把褲子右側開口改在了正前方。
但由於此舉使男褲女褲沒了區彆,很快就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強烈抵製,許多人表示完全不能忍受。
有人發表文章在報紙上,說“女人學男人穿前開褲,這是要搞得不男不女,實在是不像話”,也有人說“女人穿前開拉鏈的褲子容易走‘光’,既不雅觀,也有傷風化”。
這些理論依據,大約與當今某些國家堅持女人不能穿褲子類似。
可讓這些“衛道士”們沒想到的是,時代確實變了。越來越多的女性竟然公然站出來毫不退讓地予以反擊。
有人說拉鏈開著前麵,是體現“男女平等”。還有人諷刺,說陳舊思想到底想這樣乾涉彆人到幾時?怎麼大事小事他們都要管,連穿衣吃飯也不放過?
於是褲襠拉鏈的位置,竟然也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場有關意識形態的“戰爭”。
其實對此最有發言權的還是蘇家父子。這倆裁縫就無一例外都支持服裝變革,他們的道理在福儒裡很有市場,很專業,也很科學。
老蘇認為拉鏈開在右側,會咯人會磨皮膚,讓人極不舒適。而拉鏈開在前麵,那麼前麵的布層會加厚,有利女性健康。同時服裝左右對稱,柔順的布料看著也更美觀。
蘇錦則認為,實際上褲子右側開口才容易走光。
因為稍微褲子瘦一點或人胖一些,無論坐下還是蹲下,大腿都會讓褲子擴展繃緊,這樣拉鏈往往會自動拉開。反倒是開在前麵,人做相同的動作,拉鏈的部分是收縮的,空間很充分,才會避免這種尷尬。
說來也真有意思,不知是不是有人把他們的意見傳播了出去,或是有人直接就記錄下來投遞到了報社。又或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有其他的裁縫持有這種觀點。反正最終引領前衛思想勝利的,批的反對勢力啞口無言的,就是這兩條意見。相當巧合。
這樣,姑娘們就保住了“穿男人褲子”的合法權力,讓那些死腦筋的“左巴列”們徒呼哀哉,隻能坐看“世風日下”。
不過年輕人們也沒得意多久。因為他們才剛剛獲得一點小小的勝利,可沒想到馬上就被另一件事兒重重打擊到了。
非常突然的,公安部和文化部就聯合下發了《關於取締營業性舞會和公共場所自發舞會的通知》。
敢情去年以來,全國各大、中城市,不斷出現以營利為目的的營業性舞會。有的公開張貼海報,招攬舞客。有的出租場地,計時收費。還發現有些個人假冒單位名義,租借舞場,非法售票牟利。
此外,在公園、廣場、飯館、街巷等公共場所,由男女青年自發聚集跳交際舞的現象,引來圍觀群眾眾多,破壞了公共秩序,給社會治安帶來了不少問題。
這些舞會,實際上已經到了公安部門管不勝管,難以容忍的地步。而且也引發了人們普遍對社會風氣變壞和第三者插足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