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討教(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337 字 2024-04-03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說完了外彙券,洪衍武對父親大感欽佩。他又談興正濃,就勢順便,繼續拿房地產的問題請教他老子。

報紙上的相關信息主要是“偉人”《關於建築業和住宅問題的談話》的言論。

這段被反複引用的談話確定了幾個原則。其中最關鍵的是“城鎮居民可以自己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房。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還清。但不要超過二十年。”

洪衍武當然知道,這是曆史的必然發展路線,也是加速城市建設和解決居民住房問題的切實辦法。同時他又認為,既然是“偉人”親手發起的政策,下麵就一定要執行啊,應該沒什麼打折扣的餘地。

隻是另一方麵,在他的印象裡卻偏偏沒有相關的記憶。反倒是直到九十年代後,才似乎聽說有成規模的商品房小區出現。等房地產項目四處開花,他自己真乾上這行,那都九十年代中末期了。

所以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為什麼有了購房政策,十來年房地產業都是近於停滯呢?

說京城人太窮,買不起房子是不可能的。不說有些家庭本身底子就厚,就是隨後也會很快湧現出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啊。

誰不想改善自己家的居住環境啊?難道就因為那些出現的反對和質疑聲音嗎?難道就因為大家的思想意識太過禁錮了嗎?

這就是洪衍武眼下很想弄明白,卻又弄不明白的問題。

還好,他的父親果然沒讓他失望,洪祿承又好好地給他上了一課。

洪祿承同樣認為這個政策從理論上沒什麼問題。房屋完全可以作為商品出售。賺來的錢便可以再投入到新的項目中,借此完成城市建設和民居改善目標。

但儘管路線正確,卻因為麵臨的實際困難太多,並不能一蹴而就。

一方麵當前社會整體的工資水平低下,買得起房的人很少。另一方麵,房地產買賣政策和現行的公房分配製度就是最大的矛盾。

明明能夠通過單位獲得近乎免費的住房,又有多少人願意自己去買呢?就是有錢的人,也會因看著彆人免費分房,自己要花錢購房覺得太虧了。

那麼如此,房價定的高就賣不出去,可利潤不高又怎麼能完成良性循環,獲取充足的資金再投入到興建房產上呢?

對這些問題,哪怕是“偉人”提出了要調整房租,也沒用,推進強度太小了。各地對政策執行是執行,但肯定流於形式。

彆忘了,如果資金緊張還要勉強蓋房,就必定會在怎麼節省成本上做文章。而且現行的政策,也讓施工單位根本不能從興建房屋中為自己獲得好處。他們又怎麼會有積極性?綜合種種弊病,房屋質量實在讓人堪憂啊。

所以說,最大的問題不但在於缺少消費群體,也在於缺少發展房地產的動力和資金。

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取消公房分配製度,才能讓購房模式被人們真正接受。

另外,要想讓百姓對房屋的質量滿意,實現整體市場快速良性發展,還必須讓建築企業從中獲得好處,讓官員與經營分開。

上麵給的自由越多,分得越開,效果就越好。因為曆史已經早用實際證明了,任何商業行為如果隻是官辦,就很難得到良性的發展。這也正是為什麼必須要改革開放的原因。

如果要做不到這兩點,一切白饒,實行私人購房政策就純屬海市蜃樓。也就是看起來很美罷了,根本實行不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洪祿承對房地產政策實行也不是一味悲觀。

至少上麵提出這個政策,也就不會再進行私房公有化的改造了。這種方向性地掉頭,就算是變相加固了私人房產的合法性。那麼洪家和完顏家的老宅不就算保住了麼?當然也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大好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