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就怕激。尤其爭凶鬥狠是江湖人骨子裡的血脈。話趕話,這已經無關是非對錯了!
“大得合”也不是軟主兒,臉色立刻猙獰起來。眼瞅著一聲令下就要真乾起來。
好在關鍵時候,還有“機靈兒”這個中間人,他趕緊橫在中間攔了一把。
“不至於!不至於!不就是麵子上的事兒嘛。何必呢?再說,這種場合你們真乾起來,對誰又有好處呢?都理智點行不行!非得把自己搭進去才行?說句不好聽的,大牆之內,咱們都是公安局的三孫子!誰能全須全尾地出去才是真牛x,其他都是扯淡!”
這話真起了作用。宛如一瓢涼水,讓所有人迅速冷靜了下來。
誰也不傻,知道孰輕孰重,沒有想給自己加刑的。於是乎,最終兩撥人都壓了壓火,陰著臉互相一抱拳,不歡而散。
可人走了,尤三摸著帶血的嘴“哎喲”上了,不甘心的委屈自然發泄出來。
“大哥,我冤呀我。這事兒難道就這麼算了……”
沒想到“大得合”二話沒說,過去狠狠地踢了他一腳。
“操!你還想怎麼樣?你這孫子,就是欠揍的貨,正事兒乾不了,一天到晚耍大鞋!媽的,還不長記性!‘紅孩兒’是你能說的?你夠份嗎?”
就連“機靈兒”也罵。“你這孫子忒可恨,怎麼看不出眼色來?好好一頓飯讓你給攪和了。你可真是個禍頭子!記著,就說自己摔的啊!否則你就是成心不讓大夥兒消停了!”
尤三傻了,再不敢多半句嘴。隻是眼神裡卻不禁閃過了一抹怨毒。
他的小賬本兒上,又默默記上了一筆……
總之,除夕之夜就這樣慢慢流逝過去了,儘管千家萬戶都在圍繞著一個主題,但形象各異的人生縮影仍然是存在的。
至於我們最後的鏡頭,當然還是要對準午夜十二點時的福儒裡。
大大出乎鄰居們的意料,洪家今年燃放鞭炮聲勢實在大得驚人。
他們似要把去年的晦氣全部驅除乾淨似的,在院兒門口一字排開,擺了十二掛的千響“大查鞭”。還是靠大家夥兒的幫忙,才能同時點燃。
眾目睽睽之下,火樹銀花,頗為火爆!
而且許多人都注意到了,在“劈裡啪啦”的聲響中,在火光忽明忽暗的映照裡,洪家人的臉都格外生動,似乎這就是他們從心底迸發出來的聲音。
沒錯!
舊的一年過去了,過得如意也好,過得不如意也好,新的一年來到之時,誰都得把心裡的怨氣和期盼一起呼喊出來!
沒人不理解!
我們和西方人不一樣,我們的曆史太長遠了。我們的神儘管心眼兒是不錯的,但因為歲數太老,眼神兒和耳朵都不那麼好使。
我們像洋鬼子那樣默默祈禱是沒有用處的。就必需要動靜弄大點兒、熱烈一點兒,甚至是搞得驚天動地,震耳欲聾才好。
因為隻有這樣,我們的神才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