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失意者聯盟(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098 字 2024-03-27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副食店?那種地方還能喝酒嗎?

當然能。

同樣作為大眾平民的公共消費場所。如今的人大多熟悉從西方社會傳入的酒吧。恐怕卻不了解咱們過去曾經盛行的本土酒館。

實事求是的說,如果刨除崇洋媚外、找刺激泡妞和小資情調的因素。單純僅從喝酒和聊天的角度來說,咱們的酒館恐怕比西式酒吧更實惠,更有意思,也更人性化。

京城酒館的演變當然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此地的釀酒飲酒曆史可追溯到秦代。黃酒技藝是在金代趨於完善,也是從那時酒業對民間放開了專賣權。

到了元代,君王最為嗜酒,不但雕成可貯酒三十餘石的“瀆山大玉海”置於“廣寒殿”內,還始創出了高度的蒸餾酒。這種酒當時被稱為“汗酒”,既出汗的意思,民間俗稱“燒刀子”。

而明、清兩代京城酒業更加繁榮,一向有“酒品之鄉,京師為最”的榮譽。宮廷和民間都有不少獨門配方的名酒。像允泰自釀的“滿殿香”就是大內禦酒。

再之後到了民國期間,百業凋零,卻依舊盛行飲酒之風。其時北平的酒店分為官酒店、黃酒店、京酒店三種。

官酒店經營批發業務。

由於這裡的白酒均已納稅,質量上有保證。其中尤以“南路燒酒”之稱的海子角“裕興燒鍋”(今大興製酒廠)所釀燒酒名大利高。但民國後期,因糧食短缺,官酒店紛紛倒閉。

黃酒店專售黃酒。

京師黃酒有五種。南黃酒(紹興黃酒)、內黃酒(清宮內府釀造法)、京黃酒(本地黃酒)、仿黃酒(仿紹興酒)、西黃酒(山西黃酒)。其經營方式如紹興“鹹亨酒店”一般無二。

清末民初,京城甚至曾一度為黃酒天下。連“茅台”和“汾酒”都被“百年花雕”、“遠年女貞”擠下正式宴席。

但國都南遷後,黃酒店失去主要顧客群,業務清淡,日非一日,於日軍侵占北平後,全部倒閉。

至於京酒店就是以售白酒為主,兼售黃酒、露酒的酒店了。

這種酒店業務靈活,經營內容多樣可控,生命力最頑強。根據規模和方式的不同,分為酒館、小酒店(酒鋪)、酒攤兒(酒座)、大酒缸、藥酒店等形式。其中尤以“大酒缸”最具代表性,最知名,也最為興盛。

這種店價格實惠,往往以酒缸鋪木板為桌,獨有情趣。而且酒水種類多,時令酒菜多,供應主食,冬季還販賣爆羊肉、燉黃花魚。可謂集吃喝和娛樂於一體的平民樂園。

主顧都是常年的回頭客,且不乏社會上流階層。小酒兒一熱,就是不吃飯也能聊,掌燈時分可比西式酒吧熱鬨多了。

但建國之後,由於物資供應始終緊張。且天天泡酒館兒成了不良生活習氣和思想落後的表現,越來越多的人對此不齒。京酒店生意自然日益蕭條。於是由店主起,便主動開始了由大改小、變繁為儉的過程。

這一時期,除一些酒館升級成知名飯莊以外,經營種類最全的“大酒缸”紛紛改為隻賣不多酒菜的“小酒館”,或是轉為了煙酒雜貨店,唯有靠打散工的體力勞動者的勉強維持著。

五六十年代雖曾一度有過緩和,但隨著“公私合營”和“三年自然災害”、“運動”的先後到來又變得日漸零落。而至今為止,這種小酒館的生命力已經接近尾聲。洪家附近僅南橫街還尚存一家。

說白了吧,其實“酒館”最主要的消亡原因還是在艱苦樸素的年代裡,副食店就完全可以覆蓋他們的全部業務了。

像店麵較大的副食店內為了便民往往會在店內置上幾張桌子,再開設一些管理得當的專賣酒類和酒菜,也就再無需什麼了。

所以說,在這個時期,副食店就是“隨意便酌”的小酒館。

光顧的酒客很少有偶然路過的生人,多是附近的住戶或在附近上班的人,年紀也多在四五十歲以上,很少有像洪衍武這樣的年輕人。

而售貨員與酒客之間,或酒客與酒客之間也大半相熟,於是乎酒館中常常充滿了一種輕鬆和睦的氣氛。

要說和舊日酒館最大不同之處,就是營業時間不拉晚兒,再無昔日天黑之後,酒館裡人聲鼎沸的情景。

且說1980年2月14日這天上午十點左右,洪衍武和宋國甫一起回到自新路,分頭跺跺腳下的雪,掀開了厚重的門簾子就鑽進了副食店。

當時副食店裡人很少。僅靠窗的桌子上坐著個人影在獨自喝酒。就連顧客也沒幾個。

這是因為大家過節該買的東西早都買好了,否則這會兒不定什麼就沒了。而臨近節前,各家各戶又都忙於瑣事,平時常來的酒客自然也不光顧了。

這可正合了洪衍武和宋國甫的心意,倆人進屋就直奔了櫃台。因為都是第一次來這兒喝酒,出於新鮮感,倆人隔著玻璃一邊尋思要哪個酒菜,一邊跟售貨員打聽散酒是怎麼個打法兒。

可哪裡能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一隻手竟突如其來地拍了拍洪衍武的後脊梁,嚇了他一跳。同時還響起一聲吆喝。“哎喲!怎麼在這兒碰上你了?”

結果一回頭,洪衍武愣了半晌才認出是張寶成。好嘛,敢情剛才坐那兒喝酒的主兒就是他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