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1979年的年底,實在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發生。全國的關注點也就在於幾條不痛不癢的社會新聞。
像10月,根據滬海當年夏天詐騙案創作的話劇《假如我是真的》公開演出。由於這是一步諷刺特權思想的作品,引發了各地觀眾的激烈討論。
11月,出身將軍之家的杭州惡少“二熊”伏法,並依法判處死刑,人民群眾對此強烈擁護。
還有12月,“偉人”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度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感到新鮮的概念詞——“小康”。
儘管這個詞在後來會變得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但此時人們對其還很陌生,沒有幾個人懂得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和偉大意義。
至於京城百姓,倒是有彆於其他地方,爆發了一件特彆熱鬨的群體事件。
這是因為10月24日的時候,京城市政府根據上級文件,率先提出關於提高主要副食品銷售價格提價和發放補貼的實施方案。
京城市政府決定,要從11月1日起,於京城範圍內,對肉、禽、蛋、奶、魚、蔬菜等八種主要副食品各自提高了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價格。但調價後,每個職工每月會增加五元副食補貼。
這可是我國價格改革的首度嘗試。也是長期價格冰凍以來的首度對商品的大範圍提價。其影響又直接牽扯到千家萬戶的百姓生計。因而造成的效果和引發的後續反應不可謂不轟動。
立竿見影,十月底的京城民間,很快就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搶購熱潮”。那是家家戶戶不拉空,自發形成的全民運動。
大家一改多年以來的勤儉作風,毫不吝惜地拿出多年積攢的儲蓄在副食店裡大買特買。那瘋狂勁兒恨不得直接把商店裡的庫存給搬空了。
於是乎,短短幾天,京城的副食店就像被洗劫過一樣。但凡在漲價範疇之內的東西全都賣光了。甚至還有更“聰明”的主兒,買了不少相關產品。
這在今天來看顯然是一場鬨劇。但切身經曆過這個年代的人,卻深知其原宥隻來自一種說不出的心酸和無奈。不為彆的,老百姓真是窮怕了!
當然,這僅僅是大麵兒上的情況。如果說大部分京城人的記憶中,1979年是波瀾不驚,頂多也就是虛驚一場,便翻到了1980年的話。但在京城警察和南北城的“玩主”們眼中卻完全是兩回事了。
這兩個較為特殊的社會人群都隻有一種感受。疲於奔命,戰戰兢兢。
至於洪衍武和他身邊的大部分人,更是血中帶淚、無處喊冤,甚至還留下了幾乎永難彌補的遺憾。
而這種種的結果都是從一個人身上引發出來的,那就是從青海逃獄歸京的“申城隍”。
事實上,早在“申城隍”剛登上了返京的火車,京城市公安局就接到了青海省公安廳通報的相關情況。
作為逃犯的原籍所在地,京城方麵當然有在轄區範圍追查逃犯行蹤和下落的義務和必要。而且得知“申城隍”越獄前還打死了勞改農場兩個與之有怨隙的服刑犯人後,他們就更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