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分析(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136 字 2024-03-27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對這一條的判斷理由,洪衍武當然不能說曆史發展都在自己腦子裡,而是通過幾條從實際出發的推理來論證。

一,濱城海參是國內最知名、最高檔的海參品種。其稀缺性和珍貴性無可取代。

這裡的冰冷、潔淨的海水造就這種緩慢生長的海參。光夏眠就要四五個月,其品質自然遠超於南邊溫暖海水裡快速長大海參。

因此它長期是全國各地的搶手貨,需求其實一直遠遠大於產量。

能證明這一點除了剛才大師傅的話,另外的具體證據就是,兩年前的海參炒作退潮之後。濱城海參曾一度降到了均價十五塊的啟動價格,但自此之後一直緩慢向上,再也沒有下去過。價格一直領先於國內任何海參品種。

誰也不傻,價錢之所以逐步走高。就是因為貨好貨少。所以彆說濱城海參眼下有點難銷,真放到全國去看,照樣是供不應求。

不說彆的,哪怕就是如今這麼差的行市,那價兒還維持在十八、二十呢,還是比兩年前高。

二,海參缺貨情況絕不會緩解,還會持續下去,甚至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因為這次炒作海參的基礎就是“返城知青”帶來的人禍,這種人禍可不會輕而易舉消除的。好幾十萬人的工作不是誰能憑空變出來。至少幾年沒戲。

而這些人得吃,得活,閒著沒事也會找事消遣。所以注定了,這種情況會進而造成海荒。

完全可以預見,幾年之後,不光海參,恐怕連“海紅”、“海蠣子”、“刺鍋子”都會被成千上萬人掏空,變成稀罕貨。

總之,隻要沒有工作崗位,海參就會越來越缺,越來越少。

三,政府如今就已經有點強弩之末了。

政府通過調配外地海參過來維穩市場的手段,上次就用過。唯一確定的是,這種辦法隻能起一時之效,長期絕對失敗,這是難以扭轉的。

因為除了大師傅不經意間吐露的內幕證實了這一點。哪怕站在全國的角度看,就是山東海參,也同樣是供給少需求大。

更何況退一萬步來說。山東也有知青啊,大海照樣也要被多出來的那些人無節製地所求。

而且山東人口密度大,比這邊人還多呢,否則以前為什麼有“闖關東”這詞兒啊?

像今年能有貨調來,無非隻因為知青剛開始返城,明年可就未必了。

另外,這幾天洪衍武自己和“小百子”也做了一些數據調查。

他們現在掌握的情況是,當初說有一船海參卸貨在了碼頭上,本身就是謠言。

洪衍武以前計算過,在如今完全靠野生撈捕的情況下,濱城全年海參產量,無非是三四百噸的乾海參。而那一個貨輪的載量可太大了,最少也得幾百噸,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實際上,其實隻有百八十噸的乾海參卸了下來。根本就是炒海參的人自己把自己嚇破膽了。才造成的行情崩潰。

而且這幾天,他們還像上次一樣走訪了倉庫。發現山東海參的存庫量,確實已經不多了。目前剩下的二十幾噸貨,恐怕也就勉強堅持到11月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