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遊賞(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879 字 2024-03-27

可要再和經曆過“運動”的眼下一比,情況那就大不一樣了。

西山的古刹是挪不了窩兒的,可是已經統統被砸的稀巴爛了,全是荒寺。

雖然一個人沒有,是可以隨便住,但那需要“賊大膽兒”,晚上多半會有“狐黃灰白柳”登門來演《聊齋》的。

“積水潭”和“什刹海”也還在,可湖畔大片綠地被侵占,道路堵塞,水質汙染,連茶攤酒肆皆無,就更彆提什麼“荷花市場”了。

真要白天逛逛還行,傍晚河沿雖然照舊涼爽,可這1979年城市基礎建設還差得很遠,路燈照明昏暗,還淨是照明死角,您得摸著黑兒去逛。

聰明的人會帶著手電。對正值妙齡的女青年,則是需要避諱之地。

那這麼說?這個年月的京城不就沒處可去了嗎?

也不儘然。這一年,京城的公園得到了大力恢複,特彆是那些古典園林和知名公園。基本已經重新開放。

另外由於人們把關注的焦點從政治方麵更多地挪到了生產和生活中,商業市場也比以前繁榮發達了。

而且由於外國的人的增多,在京的取得旅遊涉外接待資格的飯店也在增多。西式的文化娛樂方式不可避免地傳播進來。

如果客觀地評價一下,尚且比不了過去,但卻已經開始朝著良性發展,比“運動”的十年了可是強太多了。

若以洪衍武和“糖心兒”的具體情況而論,他們每天活動範圍大約就在長安街和前門一帶。

假若不願在家,他們滿可以到“北海公園”的蓮塘裡去劃劃船,或在“勞動人文化宮”與“中山公園”的老柏樹下喝喝茶,下下“五子棋”。

去“天壇公園”當然也可以,那裡是京城最大的鬆柏林。另外作為定情之所,時常回顧一下確實是很有必要的。隻是單從路程考慮,已經不那麼太方便了。

飲食來說,大飯莊子東單、西單、前門有的是,不想家吃,多走幾步,總比小飯館裡等的時候短些。大飯館的菜品也豐富了,時令蔬菜,精致小點都比過去多了。

西單食品商場二樓是他們最常光顧的冷食店。奶油燴水果是每次去必點的。讓人額外欣喜的是店裡終於有了鬆軟的“奶油雪糕”和“雙棒兒”,再不僅僅隻供應那些凍得硬邦邦的幾分錢冰棍兒了。

至於首都電影院邊上那家夜裡能喝酒的“新豐小吃部”,算是徹底沒法去了。那不僅人滿為患,常常需要端著去馬路上吃喝。晚上還出現了“三陪”的雛形。

經常有不知哪兒來的幾個女的泡在這裡,穿一身板兒綠,抹著口紅,來回“串著台”。隻有有人肯給買酒,這些“圈子”就能坐到花錢的人身邊陪聊天。唯獨嘴裡沒實話。你問她是哪的,她今天是西城的,明兒就改海澱了。

“小媳婦兒”出於慎重,索性帶手下們換地兒吃飯了。這幾個小娘們忒邪唬,他怕真出了事兒,殃及池魚,冤枉。

不過相反的,“友誼賓館”和“外交公寓”這兩個讓大多數國人止步的地方,卻成了洪衍武和“糖心兒”經常去跳舞的地方。

這兩處全是外國人,夏日都設有露天的“啤酒花園”。

儘管“友誼賓館”在西郊,“外交公寓”又有守衛,可如今既然有了邊建功的車,那就都不成問題了。甚至加上陳力泉和蘇錦也都坐得下,大家正好一起進去玩兒個痛快。

要說這兩處實在是熱鬨快樂,有樂隊、有冷餐、有冰淇淋、有可口可樂,那橫一根電線,豎一根電線,也不知栓了多少電燈泡子。夜裡的光,都快趕上白天了。

雖然舞場是石磚地麵,和濱城“觀海樓”幾乎能滑冰的水刷石地麵沒法比,但已經比大街上暴土攘煙的強多了。足夠讓邊建功、蘇錦大開眼界了。

這甚至對這倆小子各自的業務還有很大的好處。邊建功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日常英語,“宰”老外愈加得心應手。蘇錦也看到了更多外國人喜歡的著裝樣式,使他能在工作中給顧客提出更好的建議。

隻是洪衍武覺得有點心疼媳婦,因為就“糖心兒”一個姑娘,得和他們四個人輪流跳。累就不說了,關鍵是教邊建功和蘇錦這倆“生瓜蛋子”,免不了也要被踩幾腳。

好在“糖心兒”本人倒似乎並不介意,看得出她確實喜歡跳舞,往往連著得跳四五曲才肯坐下喝點冷飲呢。跳起了興頭,就連洋鬼子的邀請也會欣然接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