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風波過(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909 字 2024-03-27

俗話說,“鑼鼓聽聲,說話聽音”。在這番話傳出來後,楊耀華經過思索,便主動把長子和三子的職務做了一番調整。

他不但安排長子楊衛國提出複原申請,從空軍轉到地方從政去。也讓三子楊衛艦調任“海軍艦艇學院”任職,去從事教學工作。

還彆說,這番舉措很快就收到了良好的回應。

沒多久,楊耀華就和肖大將一起被請到“中南海”去做客了,老上級很高興跟他們敘了舊,招待他們吃了一頓飯。

席間“偉人”不但很關心楊耀華的身體,也再次點名誇獎了楊衛帆,並表示楊家的孩子都很出色,期待他們今後在各個領域做出優秀成績。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收獲驚喜。

首先楊衛帆獲得了在建國三十周年“國慶招待會上”演出的機會。

其次楊衛國的轉業,本來是打著“不管什麼將,離了都一樣。不管什麼校,轉業都無效”的預計的。

可沒想到,居然根本就沒順應“降兩級安置”的規矩,也沒做冷板凳。而是直接到地方做了實權副市長。

至於楊衛疆雖然不能再親自登艦指揮部隊了,但軍銜卻又提升一級。

所以不得不說,這件事確實又辦對了,楊家的前景反倒因此徹底有了起色。

而對於楊衛帆來說,他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要不是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絕不會成為這次風波聚集的焦點。

而且這件事背後隱含的風險,其實遠比曆史上《軍港之夜》原詞曲作者所遭遇的起伏更大,後果也更嚴重。

好在最後是有了一個良好的結局。不但讓海軍總司令發聲支持,還居然獲得了共和國第一人的關注。這又讓他借此收獲了數不勝數的好處。

首先,他再不虞有任何大帽子扣到他的腦袋上。今後的“詞曲創作”和舞台表演等若奉了聖旨,不用束手束腳,儘可放手而為。

其次,他的名聲借此更進一步,不但奠定了通俗歌曲的領軍人物地位。也成為了開啟我國流行音樂發展史的標杆人物。

而且他經曆的這件風波,還等於為通俗歌曲背書,爭取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認可。這就使得那些通俗歌曲表演者們在今後受到的責難、非議和限製小了許多。

這種深遠的意義,彆說楊衛帆了。就連造成這一切的真正始作俑者洪衍武恐怕也是根本沒有料想到的。

他和楊衛帆於無意間,已經改變我國通俗歌曲發展的曆史,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流行音樂在我國的生態環境。

1979年的夏天,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場由《軍港之夜》引發的“戰爭”內幕,但他們確實已經把楊衛帆當成了心目中的偶像。特彆是同樣從事文藝表演,追求藝術成就的年輕人。

7月中旬,一個二十七歲的小夥子被“京影長”的廠長帶進了“國家電影樂團”。

隨後廠長找到了老朋友謝麗斯,讓她幫忙給這個年輕人看看。到底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歌唱演員。

謝麗斯很好奇,她就問這個年輕人,為什麼好好的演員不做,反倒要來“國家電影樂團”唱歌呢?

那個年輕人就說,自己的“濃眉小眼”和主流審美相悖,演戲發展不大。但嗓子唱通俗歌曲,自己覺得還行。他又說很喜歡楊衛帆的歌,特彆希望能成為像楊衛帆一樣受歡迎的歌手。

結果這個年輕人以一曲練了許久的《小白楊》一下打動了謝麗斯。她很欣喜地表示,“你的聲線不錯。”便收下了他做自己的學生。

這個年輕人叫做王潔石。

同樣在7月中旬,“海防歌舞團”招收了一名曾在“河南少兒文藝彙演”獲得二胡表演一等獎的女孩,入團擔任二胡獨奏。

當這個長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年僅十二歲的女孩來“海防歌舞團”報道的時候,她關心的問題隻有一個。

“今後全團排練的時候,我能看見楊衛帆嗎?我能看見蘇曉明嗎?”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她高興極了,差點抱著二胡蹦起來。

這個女孩名叫成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