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廣播、電視、報紙各種官方媒體均沒有針對個人業務的環境下,能同時在全國的北、中、南部的三個大城市,如此聲勢浩大一起尋人。這已經是最大效率,最有希望的辦法了。
如此一來,洪家能做的努力都做了,也就隻剩下在家坐等消息,聽候老天爺的安排了。
其餘一切具體事項,均由洪祿承夫婦親力親為。要不說合適呢,老兩口都已經退休,辦這些事正好。
有意思的是,就在洪衍武忙著幫家裡弄尋人啟示的同時,他前一段時間一時興起,瞎鼓搗的另一件事也開花結果了。
楊衛帆火了!而且是以極為驚人的速度,大火!
整個過程是從5月15日起始的。當天,既是乾休所舉行歌詠比賽的日子。也是楊衛帆第一次公開演唱洪衍武給那首《小白楊》的日子。
經過這幾天的不斷練習,舞台上的楊衛帆,已經把這首歌唱得精熟。
在沒有麥克風,隻有幾盞大燈映照下的舞台上,他彈著吉他雖然隻是清唱。但那優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詞,借著他圓潤的嗓音一經表現出來,就登時打動了所有觀眾。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乾兒壯,守望著邊疆。微風吹,吹得綠葉沙沙響羅喂,太陽照得綠葉閃銀光……”
彆看當他演唱時,全場鴉雀無聲,曾經安靜得讓他心裡發寒。可當他唱完這首歌時,登時全場掌聲雷動。
不但那些離休的老頭老太太們笑容滿麵地交頭接耳,表示非常喜歡。楊衛帆手下那些士兵們更是忍不住集體高呼,“來一個!楊連長!再來一個!”
就這樣,本來按照規定,隻需演唱一首歌曲的楊衛帆,臨時在全場觀眾熱情的要求下,又把《軍港之夜》唱響在乾休所的禮堂裡了。
其實要是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地來講。楊衛帆這首《軍港之夜》準備的並不充分。
因為這原本就是適合女性演唱的歌曲。楊衛帆也有點嫌棄它軟綿綿,太沒骨頭。再加上歌詠比賽隻要求一首歌曲,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練習《小白楊》上了。
所以加演這首歌曲的時候,他彈奏的吉他不但有錯音,歌詞也沒記全,基本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是重複的。
可問題是,正是因為這首歌曲的“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類借景抒情歌曲太少了,讓大家又好奇又新鮮。而且不得不說,在海軍的地盤唱海軍們自己的生活,是有絕對加分項的。
因此楊衛帆雖然表演不到位,但仍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台下簡直可以用轟動來形容,在士兵們強烈的要求下,楊衛帆連唱了三遍。而且由於這首歌旋律郎朗上口,易學易會。最後一遍竟成了大家的集體合唱。
這樣,當這一天演出結束的時候。楊衛帆不但毫無爭議地獲得了這次歌詠比賽一等獎,也成了乾休所人人皆識的歌唱明星。
可這還不算完呢。當天,可是有“海防歌舞團”和“總政歌舞團”的兩位評委在場啊。
他們在聽完這首歌,都忍不住詢問楊衛帆,歌曲創作者是誰。
在得知兩首歌都是楊衛帆“自己創作”之後。他們就跟今天某個音樂綜藝節目的導師似的,當場都成了伯樂,極力發出邀請,想讓楊衛帆調到他們的歌舞團去。
那爭搶的熱情大了去了,差點沒吵起來。都說隻要楊衛帆答應,馬上就可以帶他去見團長,當天就辦調動手續。
這都是因為在當前的形勢下,無論哪個文藝團體都缺乏有份量的新歌新節目啊。楊衛帆對他們誰來說都是寶貝。彆看今天那綜藝節目是假的,他們可是真心真意的。
要說楊衛帆就是楊衛帆,崇尚自由是他的天性。就在這種時候,他那不安分的心眼子又活動了。
這小子一琢磨,真是走運,今兒來的這個“海防歌舞團”的人,居然是個生人,他不認識自己。而知道他底細的所長又沒在這兒,政委也隻認為他跟“總後”周部長有關係。那麼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徹底跳出父母給他劃定的小圈圈啊。
於是他就完全推翻了洪衍武給他的規劃,做出了一個自以為是的選擇,居然表示要加入“總政歌舞團”。
當然,《軍港之夜》這首歌,他還是願意交給“海防歌舞團”的,那畢竟是他母親的“歌舞團”嘛,實惠總得落自家人肚子裡。
就這樣,兩個評委皆大歡喜,都覺得自己沒白來一趟,回去準保立功了。
於是在上午歌詠比賽結束後。楊衛帆把《軍港之夜》簡譜和歌詞都抹去了姓名交了出去。就急切地跟著“總政歌舞團”的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