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姨”在洪衍武、“糖心兒”,還有洪衍武的雙親一起相送下,登上了南下的火車。
“糖心兒”儘管戀戀不舍,可也心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於是隻得抱著“寶姨”痛快淋漓地哭過一場便罷,帶著淚花和唯一的親人揮手作彆。
好在如今,既然她已經算做了洪家的兒媳婦,畢竟不比以往形單影隻了。
有了王蘊琳這個準婆婆的寬慰和關懷,另一種等若親情的溫暖,化解了“糖心兒”心裡一部分的苦楚。減淡了一部分的傷感。
她對洪衍武的母親是真心喜愛的,這個準婆婆身上的和煦、慈愛和大度,都遠比她曾竟最好的設想還要好幾分。如果可以許個願望,她真希望自己的親生母親也是這樣的人。
不過情感的難關度過之後,還有個現實的難關呢。那就是“寶姨”的住房和家具都是屬於飲食公司的。
如今既然“寶姨”走了,飲食公司就要把房收回,調配給其他的職工居住。那麼“糖心兒”也就必須要儘快搬離此處了。
為了這事兒,洪衍武在幫“糖心兒”收拾東西的時候就勸她。
“你就搬到我們家去吧。跟我妹妹住一屋。彆看現在窄巴點,可等我們老宅一修完。仨院兒呢,那不立刻就寬敞了?”
可“糖心兒”卻堅決反對。
“那哪兒行啊?我還沒過門兒呢,哪兒能直接住到婆家去?不但會讓人家說閒話,也會讓人看輕的。再說也不方便,小茹的學習那麼緊張,我可不好意思打擾她。這事兒你就彆管了,等東西我全都收拾好了,你到時候過來幫我搬家就行了……”
洪衍武想了想就又建議。
“你要不樂意去我們家也沒關係。‘小奶酪兒’帶著幾個弟弟妹妹,現在都搬到‘小媳婦兒’家去過了。他們當初在“白雲路”住的三間小西屋就空出來了,因為聽了我的話,還交著房錢沒退給房管所。要不你就去哪兒住得了……”
這下“糖心兒”不由笑了。
“哎喲,祖宗,你還真是操心的命。一個大老爺們,都快成事兒媽了。累不累神啊!我再跟你說一遍,這事兒您就彆操心了。我謝謝您了!”
說完自己去繼續收拾東西,但不經意間,嘴裡卻小聲嘀咕上了。
“切,三間小西屋,又黑又潮的,都快出城了,還挨著個老道觀,一條臭水河,怎麼住啊?難不成我是滿腦子封建迷信的老太太,還天天去山門摸石猴去啊,可真會找地方……”
(注:京城“白雲觀”始建於唐,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聖地,原名“天長觀”。“白雲觀”最知名的傳聞,就是有三隻小石猴,分彆隱藏在山門、山門側牆和東側院石碑上,所以有“三猴不見麵”之說。後來民間根據道教效法天地、崇尚自然的法理,又因“猴”同音為氣候的“候”,便逐漸形成“摸猴”之風俗。人們期望靠摸到到猴子,順應天理,給自己帶來好運。最容易找到的,自然就是山門中間券門東側浮雕中的那個巴掌大小的石猴,早已被遊人摸得鋥亮。)
這片湯話可真氣人啊,洪衍武聽進耳朵裡,不由翻了個白眼。
心說自己也是多餘!這小姑奶奶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一點不知道民間疾苦!
外麵的房子多難找啊。祖孫三代五口人擠在一間小房裡不新鮮,回城的知青迫不得已蓋小房,睡廚房的有的是。
好嘛。現在有三間西房給她一人住,還嫌棄?這真是沒法伺候了。
想到這兒,洪衍武鼻子忍不住哼了一聲。有點故意逗氣兒地琢磨上了。
你還彆挑三揀四的,我倒要看看,你自己能找著什麼好地方!
等你為難再求到我頭上的嘿!看我怎麼拾掇你這小妖精的!至少也得解鎖一兩個新姿勢才行!
嗯,不賴我流氓!都是你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