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突如其來(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591 字 2024-03-27

等到站在了八達嶺的最高處,極目遠眺之後。洪衍武還求旁人,幫他們照了好幾張集體合影。

再之後,洪衍武又單獨給“糖心兒”和“寶姨”拍了不少母女合照,“糖心兒”也給洪衍武和陳力泉拍了不少張“兄弟留念”。

直到臨近午後一點,他們才帶著說不出的歡快愉悅,找了一個背風向陽的角落,鋪開塑料布,取出吃的喝的,來了頓有滋有味的野餐。

等歇夠了,慢慢再往長城腳下走。大概下午四點鐘。他們來到山下的停車場,再次坐上“滬海”牌小轎車一路奔馳而歸。

由於“寶姨”表示自己累壞了,實在不願意去外麵吃飯。洪衍武就把她“糖心兒”直接送到了家門口。

總之,這一天,車接車送的,玩兒了個痛快。落在鄰居們的眼睛裡,自然惹得他們好不羨慕。

隻不過,洪衍武和“糖心兒”倆人想要單約,下一步要過“二人世界”的計劃卻不得不就此終止了。

因為“老鄭興”的領導找“寶姨”談了一次話。竟然告訴她,說她長久以來遞交的“回滬申請”終於獲得上級批準了。

公司領導考慮到她在京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每年隻有一次探親假能回滬見見丈夫和女兒,所以現在決定從滬海調另一個麵點師傅來京接替她的工作。等到忙完了五一節,她就能回滬海和自己的家人團圓了。

說實話,這在現在看,幾乎等若玩笑的恩典,還真的不是“寶姨”的領導無情。

因為夫妻長年分居曾是具有我國彆具特色的婚姻模式。

有多少人的婚姻有名無實,有多少人把微薄的工資貢獻給了探親往返的鐵路。這種情況,許多家庭都曾深有體會。

對這個問題,過去講奉獻精神,一般是不予解決的。

按照當時的國家政策規定,戶口和糧油關係完全卡住了人的流動。若一方是農村戶口,更不可能進城。

同為吃商品糧的兩地分居夫婦,唯一可指望的,就是能有人和你對調,但難度極大,概率甚小。

所以這就使得當時有不少夫妻分居兩地甚至一直乾到退休為止。兩個人這一輩子幾乎過得都是單身生活。

而如今領導能為“寶姨”解決了這個她自己都不存希望的困難,那還真算是的體察民情的好官了呢。

寶姨聽聞消息,自然喜極而泣。當日跑到電報大樓打了通電報通知了滬海那邊,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收拾東西,慢慢整理行李。

但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可就讓“糖心兒”心裡難過了,她是真舍不得乾媽走呀。

實際上,自從“糖心兒”九歲之後,“阿狗姐”和“寶姨”就成了“糖心兒”情感上唯一的溫暖來源。

如今“阿狗姐”又已經去世,七年來,“糖心兒”和“寶姨”相依為命,甚至比真正的母女感情還好。

要是沒認識洪衍武呢,“糖心兒”或許會還跟“寶姨”一起去滬海。可現在就不行了。

“糖心兒”已經成了洪衍武的人,是注定要在京城成家的。恐怕就此一彆,以後母女倆再見麵就很難了。

“寶姨”很能體諒“糖心兒”的心情,她雖然同樣不舍,卻也隻能好言相勸。

“囡囡,你已經長大了,小武這人有主意、會辦事,對你也好,照我看,滿是個靠得住的人。想來你今後,一定能過上很好的生活,是不用我再替你操心的了。你可千萬彆傷心,其實寄娘隻不過是回家呀,咱們可不是永遠見不到了。你想我了就寫信,打電話呀。實在不行,你也可以來滬海看我啊。對了,你的婚禮我可是一定要參加的,你和小武結婚後就來滬海玩兒吧,我帶你們去好好看看‘阿狗姐’當年威風的地方……”

說了這番話之後,“寶姨”還把洪衍武叫來,當著他的麵要他向自己保證,一定會讓“糖心兒”幸福。說他如果讓“糖心兒”受了委屈,自己可是不依的。

麵對“寶姨”如親生母親一樣的關愛和囑托,“糖心兒”情不自禁地趴在她的懷裡大哭了起來。

可哭過這一場之後,“糖心兒”倒也想明白了。

人生是沒有不散的宴席的,就是親生父母也不能陪伴兒女一輩子。

何況“寶姨”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親生女兒。她因“阿狗姐”的緣故,能獨享“寶姨”十餘年的母愛,已經是莫大的福氣了。

如今,是該把“寶姨”交還給人家的親生女兒了。

於是“糖心兒”恢複情緒後,就跟洪衍武說了,在“寶姨”回滬海之前她哪兒也不去了,就天天陪著乾媽。

洪衍武自然能理解這對母女希望獨處,臨走前就留了話,說要什麼東西,乾什麼力氣活,或是要出行的,就招呼一下自己。

哪知“糖心兒”送他出來時,淚花還沒擦乾淨呢,卻調皮地一笑。

“我們這兒,用不著你,這幾天你就彆惦記了。倒是你家裡那頭,很是對不住了。‘五一’我真去不了,你幫我說說好話吧……”

“啊?”洪衍武一下傻眼了。

他這才意識到,這事兒,竟又給了“糖心兒”一個可以拖延的理由了。

這丫頭,可有點成心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