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百子”和“小媳婦兒”呢,他們如今手裡有子兒,也都過得好了,並不需要額外惦記什麼。
洪衍武也就是和陳力泉跑了一趟“小百子”家,專門看了看他的父親,送了點營養品給老爺子補身體便罷了。
那三個警察,更沒那麼多事兒。
邢正義和趙振民,絕對是講原則,兩袖清風的主兒。洪衍武要送他們東西還得惹他們起戒心呢。真要維護感情,初三湊一起吃頓飯聚聚,好好聊聊就足夠了。
張寶成是貪了點,可他還有自知之明。國慶過後,剛白拿了洪衍武那麼多海貨也不好再有所要求,洪衍武給他勻了點雞蛋,一隻活雞,就已經挺感謝了。
除了論感情還有論功利的。有些人用得著,洪衍武又不缺錢,能燒一柱香就比不燒強。免得用人的時候再臨時先抓,那是傻子。
所以他打算是初三的時候,一氣兒跑跑何介夫、沙經理、司師傅和街道李主任的家,給人家拜個年。好煙好酒一遞,有禮有麵兒,這就足夠了。
說到底,洪衍武自己心裡明鏡似的。在最後的這些人裡,真應該得到他最大重視,下功夫操辦的肯定還是“糖心兒”那頭。
他上輩子已經懂得了一點,無論愛情和婚姻,都需要雙方共同付出,一起來經營。
何況將心比心,人家怎麼下的心思啊,反過來也不能差太多了。
“寶姨”那兒倒好說,她是滬海人。那滬海遷京的老店“浦五房”的南味食品必定符合她的口味。
洪衍武就買了些“鮮、甜、酥、軟”的“鹵肉”、“叉燒”、“鹵鴿”和“熏魚”。
而像家裡的“白魚乾”、“椴樹蜜”、“秋梨膏”、“金糕”、“橘子醬”和“糖水白菜”,也必然要備一點。
因為無論“寶姨”還是“糖心兒”都好甜食,喜清淡,這些東西,她們娘兒倆也多半喜歡。
可難就難在,光有吃還差點意思啊。而買穿用的東西這年頭選擇很少,這娘兒倆又都是過得精致的人,一般的還看不上。臨時抱佛腳,又去哪兒抓撓去呢?
還好,受“京城飯店”那頓飯的啟發,洪衍武靈機一動真想起了一個地方,可以去專門接待外國人和外交人員和政府官員的“友誼商店”看看呀。
他就穿上了大哥給買的皮鞋,借了陳力泉的“美國皮猴”,還從家裡抽屜裡翻出一個他爸爸當年的戴過的墨鏡,冒充港客的打扮混進去了。
咱們前麵介紹“出國人員服務部”時曾提過,京城的“友誼商店”是在“百貨供應處”的基礎上,兼並了三家涉外商店的外事業務成立的。
原本是在東華門25號,後來1971年我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為適應新形勢,在建國門為它專門興建了新樓。
1973年“友誼商店”便正式遷到新址營業。
這裡的建築麵積15482平米,營業麵積4710平米,在整個七八十年代,堪稱全國最大的涉外服務商店,也是最大的高級消費品商店。
要說那裡麵的好東西,那真的海了去了。像女人用的東西,時髦服裝啦,高級化妝品啦,珠寶首飾什麼的,應有儘有。
可是有一樣,這裡花的鈔票不一般哪。
此時尚未發行外彙券,得拿外幣交易。人民幣倒不是不收,可您也得拿出僑彙券來一起使用才行。
是,按說洪衍武是能想辦法兌換僑彙券。
可一是他出去了未必就能再這麼順利混進來了。二是京城並不是僑鄉。市麵上的僑彙券本就有限,真是不如工業券、布票類的那麼容易換到,價錢也不大合適。
所以洪衍武這份難受,腰裡有票子,看著好東西也有的是,可偏偏不能買。
還好,這天運氣還真不錯。就當他在珠寶玉石櫃台前眼饞著轉磨的時候。有一個四十多歲的正牌兒香港人來櫃台前要求退貨。
敢情他昨天剛花了五千多港幣買了一對和田玉鐲,拿回去後因為朋友看了說不值,所以就後悔了。
要知道,友誼商店裡每個營業組可都有“外彙任務”啊,自然希望顧客不要退,就極力勸說。可越是這樣,那香港人就越認定了東西不好。
洪衍武聽著那挺漂亮的售貨員講成色如何如何,他自己當然是相信東西是真的。
因為這年頭又沒私營經濟,有誰會在玉上造假啊?
何況“友誼商店”就是我們國家的臉麵。咱們國家的風格,對外可一向死要麵子活受罪。買外人的全是好東西。
於是,他看著是個機會就從旁主動搭腔了,說自己可以花錢買過來。不過他隻能用人民幣交易。
作為售貨員來說,隻要保住外彙就行,對這件交易的態度很無所謂,儘管不符合規定,可也聽之任之。
那香港人卻挺雞賊,看出他真想要,就想在彙率上占點便宜。說賣你可以,但你用人民幣得給我兩千塊。
洪衍武也不是棒槌,心裡估摸了一下,覺得這老小子頂天就能掙個百八十塊。根本懶得跟他計較,倆人就當場點錢取貨,達成交易了。
有意思的是,等那香港人走了以後,那售貨員表示了幾句感謝。可沒想到洪衍武就勢竟跟人家套上了磁,跟著提出,問能不能再賣他點其他東西。
那售貨員就笑了,說你要有外彙還行。沒有真不行。因為這些珠寶都是要換外彙的,僑彙券都不好使。
洪衍武也好說話,問她認識不認識彆的櫃台的人,隻要不需要外彙的東西,隨便賣給他點兒就行。
那售貨員還真沒見過這麼好意思,這麼能順杆兒爬的主兒,就說,“我們這兒的手工真絲繡花拖鞋不要外彙,你要嗎?二十五一雙。要多少有多少。”
作為她來講,本來是開玩笑,覺得女人用的東西,又這麼貴。一個年輕小夥子就是有錢,也不可能買。卻不想這正中了洪衍武下懷。
他一開口就要二十雙。可把那售貨員嚇了一跳。
不過京城人都好麵子,既然說了,轉臉就把話吞回去那太不好看了。那售貨員就勉為其難,隻好帶他去托關係,最後真是按二十五賣了他十二雙。
人家這忙幫的真可以。洪衍武留下了兩雙拖鞋,給托人的和賣貨的售貨員一人留了一雙。這可讓她們倆喜出望外,都覺得他挺懂事。
而其餘的拖鞋,洪衍武就都帶回家去。一點不多,正好家裡媽、嫂子、妹妹一人兩雙。“寶姨”和“糖心兒”也是一人兩雙。這有多麼合適呢。
嘿,還真沒白費勁。就這些東西,無論家裡家外獲得一直好評,所有的女人見了都是一副笑臉。
特彆是糖心兒,對那鐲子和拖鞋都喜歡得不得了。心花怒放地對他一通誇。
這一切,讓他還真有點“婦女之友”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