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他遣壽諍送來了四瓶“虎骨酒”和四個“天福號”的醬肘子。此外,還有兩小壇“秋梨膏”,兩罐“甜醬黑菜”和兩罐“甜醬八寶菜”。
這是一式兩份,既有洪家的,也有完顏家的。主要是壽敬方節前太忙,怕“龍口村”來人萬一不趕趟見不了麵,所以為了穩妥,便托洪家轉交。
這些東西裡,像昂貴的“虎骨酒”和名滿京城的“天福號”的醬肘子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清楚是什麼樣的禮品。
可也千萬甭小瞧了那“秋梨膏”和兩罐子醬菜。實打實的,那同樣是很難得的好東西。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秋梨膏”和夏季的酸梅湯一樣,這也是壽敬方自己熬製的。
其中加了貝母和茯苓,用蜂蜜調和而成。用的是宮廷秘方,有個名目,叫做“苓貝秋梨膏”。
要是和老號“通三益”的傳統“秋梨膏”比起來,不但滋味不差,在營養上,在滋陰潤肺,養肺止咳,去咳化痰的功效上更甚,冬季食用還可以預防感冒。
至於那兩種醬菜,是名字被改成“田園醬園”的老字號“天源醬園”,剛剛恢複的傳統產品。
“甜醬黑菜”用京南的香瓜、北郊的杏仁為原料,加薑絲、甜麵醬做成。成品黑褐色,可炒可湯,也可鮮食。
“甜醬八寶菜”又稱“果料八寶菜”,料選八種以上,故稱“八寶”。
製作原料是藍片、黃瓜、藕片、薑、扁豆、豇豆、銀苗、花生仁、核桃仁、杏仁等,醬激後成品為紅褐色。
這兩樣小菜都是高檔醬菜,由於原料精細,不是窮苦大眾可享受的產品。已經在京城消失多年了,今年恰恰就是在節前剛開始銷售的。
乍一上市就被能壽敬方發現,送來給洪家和完顏家嘗鮮,必須得說,真是一件幸事。
“龍口村”那邊的情況也不錯。
兆慶被老丈人安插進生產大隊部做了文書。每月已經吃上公糧了。
再加上洪衍武的現金幫助和每月雞蛋的貼補,他婚後生活上一點不緊張,吃藥治病都沒耽擱。如今身體調養的情況相當好。
而那安家哥兒倆跟著摻和倒雞蛋也沒少掙錢,兩個月下來都給家裡湊上一百塊了。
這把小芹的二叔可給樂壞了。為這事兒殺年豬後,特意送了完顏家半副排骨。一個豬頭。
再有,安書記前幾天上山打獵又打了一隻麅子和不少兔子。何況這一次兆慶進京,是要給洪、壽兩家分送年禮,他要拿的東西可就太多了。他必須得帶著安家的“太陽”和“月亮”一起來京城。
半隻麅子,一個豬頭、八隻兔子,兩壇子醃雞蛋。四百個鮮雞蛋。另有允泰自釀兩壇子燒酒和兩斤自製“金糕”。還有兩斤安書記家裡自製的“糖瓜兒”。
這麼些東西,哪怕是仨大小夥子分擔,也累得夠嗆。
仨人一到洪家都快出溜到地上去了。那天中午,光炸醬麵,這哥兒仨就乾了三斤,還吃了兩大碗燉肉。
不過辛苦是辛苦,可他們送來的這些東西卻真受歡迎。無論野味還是雞蛋,都是城裡最缺的。
就連那最後的兩樣允泰做的土產也不是一般的東西。其實和壽敬方送來的“苓貝秋梨膏”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
先說那酒,剛進屋放一會兒徐曼麗就過來問了。她家過去是酒商,她也是聞著酒味長大的。真是好東西,指定逃不過她的鼻子。
果然,那土燒就不是一般的土酒,而是完顏家的家傳自釀。叫做“滿殿香”。
是以白麵、糯米粉、甜瓜、丁香、白術、蓮花、木香、白檀香、縮砂仁、藿香、甘草等釀造而成。
成酒味道醇厚,還比平常的白酒多了股異香,真要打開,這屋裡都得是酒香味兒,就跟撒了香水似的。
另外,那“金糕”俗稱“山楂糕”。彆看是京城比較常見的東西。可外麵買的東西顏色發深、發紅,跟果丹皮似的,味道也發齁,很是名不符實。
唯有好在吃上琢磨的允泰,年輕時候專門跟內務府的人討教過,學會了獨特的加工方式。做出來的“金糕”才色似赤金。酸甜綿軟,恰到好處。
壽敬方就是個識貨的人,看了直稱讚,說這樣的“金糕”才真稱得上是夠格的宮廷禦用珍品。才是正宗。
而私下裡,兆慶也沒忘了告訴洪衍武,說替他收東西,錢花了還不到二百。已經收了大大小小幾十件了。
明清時期的茶壺、茶碗居多,瓷盆、瓷盤、茶葉罐、瓶子什麼的也有,都經過了他的父親給掌眼。有一多半是底下有款的。
最好的玩意是收了一個青銅的戰國燭台和一個金代的黑釉嘟嚕瓶。
隻是他的父親堅決不收明器,說是不吉利,也有損陰德。
對最後這一點,洪衍武表示很理解。其實這麼大的收獲已經讓他很高興了,他就是怕舅舅和表哥老給他省錢。所以最後好說歹說,又硬給了兆慶一千塊資金。
(注:明器,行話,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