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偏巧客廳裡的電話又響了起來。是樓上的韓山打來的,說楊耀華現在想見客人。
這樣,大家就都有了能下台的台階,此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三個年輕人很快都跟著穆迪上樓去了。
和楊耀華見麵被安排在二樓的小會客室。樓梯的轉彎處有一株足有兩米高,葉大如盆、油綠烏亮的植物。
這東西在這個年頭還很新鮮,陳力泉從未見過,忍不住看了又看,還伸手摸了一把。
洪衍武覺得好笑,就告訴他,“這是龜背竹。熱帶雨林裡生長的植物。”
沒想到穆迪一耳朵聽見,也忍不住好奇地回頭看了洪衍武一眼。還問他,“你去過南方?”顯然是沒想到他會有這般見識。
看她的意思本來還想細問,但有點不合時宜的是,這時韓山已經打開了小客廳的門,很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去。
這個話題也就沒法再繼續了。他們所有人一起進入到小客廳裡。
雖是冬日,穿著一件藍色對襟絲棉襖的楊耀華,卻坐的是把藤椅。
此時的他,和病床上的他已經大不相同了。頭發白多黑少,但透著精神。身體雖然還虛弱,目光卻不再遲緩。顯然,身子骨已經大好了。
在這位老將軍麵前,洪衍武和陳力泉的態度必然是份外敬重的。
但他們卻不再感到拘謹。因為他們漸漸發現,楊耀華可和他們想象中大不一樣。沒有那麼威嚴,也沒有那麼沉悶。與穆迪恰才的冷淡相比,這位老將軍本人待客就要熱情多了。
老爺子是湖南口音,說話就跟偉大領袖一個味兒。所以跟他們閒聊起家常來,就跟電影《開國大典》裡的古月扮演的人物似的,顯得很親切。
他還專找他們懂得的話題談,談京城的風物和習俗、詢問百姓的民生狀態,其中他尤其喜歡聊他們的日常生活。
再加上無論穆迪還是韓山,是完全以楊耀華為軸心的。什麼都依從他,順著他。見他對洪衍武和陳力泉這般好,招待上也就特彆厚待,給他們拿最好的煙,上最好的茶。
這麼著,香茶彌漫,滿室盈香。客心安然,談性愈濃。
不經意間,由這些瑣事一樣的話題,漸漸就繞到洪衍武、陳力泉和楊衛帆的關係上了。奇怪的是,這次這倆小子竟然把他們自己的情況更加詳細地描述了一遍。
過後洪衍武都覺著納悶兒了,彆看楊耀華想知道的問題一點不比穆迪少,卻根本無法讓他們產生丁點的反感。甚至還頗有主動傾訴的欲望。
還彆說陳力泉這次都是自己主動“交代”的個人情況,連他自己都禿嚕嘴了。把他們打了師長兒子的事兒也說了出來。這嘴也忒沒把門的了。
這麼細一琢磨,洪衍武就不得不為之歎服了,真正頂級的政治動物確實不一般啊。
是,絕對談不上什麼“王八之氣”。
但工作經曆,戎馬生涯,加上長期身居高位的視角,稟賦,品行,愛好,趣味等諸多因素卻在這樣的人身上,融合而成一種獨特的魅力。
這使其無論有什麼樣的文化基礎,都能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一個有感染力,有引導力,能掌握全局的人。
這一點連他自己都做不到。反正至少他肯定,這老爺子要是再逮著三民黨俘虜,能像這麼聊上一場,十有八九能當場策反成功。
難怪建國之後,一直是當政委呢。
不過這次談話,也不光洪衍武和陳力泉被忽悠了。反過來,洪衍武拍楊耀華的馬屁也很到位。
因為彆忘了,鳳凰衛視的紀錄片可是把楊耀華生平最光彩的一麵都給總結出來了。
洪衍武哪怕記得七七八八,那聊起這些來也都是楊耀華平生的得意處,可算是正應了“投其所好,騷在癢處”這句話了。而且不得不說,他問得問題都很關鍵,好多情況就連韓山、穆迪、和楊衛帆都不知道。
於是這麼一討教。竟然把楊耀華的談性也給激發出來了。後半場,幾乎就是這個老將軍的口述回憶錄。
要不是保姆提醒到了服藥時間了。弄不好得一直聊到吃飯時間去呢。
這一下,彆說穆迪真有點驚訝了,就連韓山望著洪衍武都有點佩服莫名的意思了。
估摸著他還以為洪衍武提前做過功課呢。可他就忘了一條,他這個貼身秘書都不知道的事兒,洪衍武又去哪兒查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