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那沒的說。表叔,滿京城的館子,可著您挑。明兒我再給您送一箱茅台來。怎麼著?這頓飯咱爺倆現在就去?我身上帶著錢呢。”
壽敬方也真不和洪衍武客氣。
“行啊,那就近吧,西單‘曲園酒樓’。”
就這麼著,當天,這叔侄倆借著高興勁,先泡了個澡,又美美吃了頓湖南菜。就算是自己給自己辦了慶功宴了。
不過要說這一遭,他們還真是不虛此行。
壽敬方不但順利地幫洪衍武還了人情債,自己也一解多年的悶氣,出了個大風頭。
洪衍武呢,除了替楊衛帆感到高興,為全了朋友的情分而欣慰。同時也有身為一隻煽動翅膀的蝴蝶,悄然改變了重大曆史進程的興奮。
他可是非常清楚,按原有的曆史,楊耀華根本就熬不過1979年的春節。
可現在這位上將軍竟然因他而有希望痊愈,天知道這會對共和國的未來造成多大影響?怎麼想,他也自覺有點扭轉乾坤的意思。
確實,洪衍武還真沒想錯。楊耀華可不是一般的人。
因為共和國從建立開始直至洪衍武穿越之前,隻有三十位領導人逝世能享受到降半旗的哀榮。而楊耀華就曾經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見,他在這個國家占據的份量。說一句國之柱石,恐怕並不過分。
況且彆的不論,至少楊耀華的存在,對楊家人的意義太重大了!
就拿楊衛帆在高乾特護病房區開槍射擊的事兒來說,有這位老將軍撐著和沒他撐著,那可完全是兩回事。
儘管情有可原,可如果楊耀華仍在昏迷之中,楊衛帆一個開除軍籍的處罰是免不了的。如果楊耀華因此逝世那更糟,弄不好趕上有人落井下石,楊衛帆還得做幾天大牢。
但現在嘛,一個上將軍恢複了意識,生命脫離了危險,這件事可就有待商榷了。
或許正是因為心疼楊衛帆,也或許是是經曆過這一次生死。總之,楊耀華的心態已經產生了顯著的變化。
就如壽敬方所勸的那樣,過去較勁的事兒,楊耀華已經不是太在乎了。反倒是對生命、對親情格外眷顧、特彆的珍惜。
因此這位老將軍很快就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他讓秘書韓山代自己草擬了一份檢討書,並親筆簽名呈交了上去。
這就是主動低頭,向老領導、老上級服軟了!
很顯然,這種態度也正是另一方所期待的。
於是上麵也很快有了批複。
“耀華同誌的工作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組織會適當考慮減輕一下耀華同誌身上的擔子,希望能保重身體,安心養病。爭取儘快痊愈,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來。”
很顯然,偉人寬宏地原諒了一切。
雖然誰都明白,日後楊耀華肯定屬於半退了,很難再回到真正權利中心,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再擔任什麼要職了。但至少,沒了來自最高層的刻意為難,楊耀華目前的級彆、待遇是都保住了。
這其實就已經是楊家全體期盼的大喜事了!
說白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隻要有了這樣一個結果,楊耀華這尊金佛還能在明麵上擺著,楊家的人脈和關係就全都盤活了。
楊耀華的那些老部下、老朋友,顧慮掃清,是必然會對楊家的子女們儘力照應的。
那些關係一般的人,抱著“下閒棋、燒冷灶”的心態,多半也會儘量周全。
真正的對手們呢,既然楊家已經無力再與他們角逐競爭,也不會再窮追猛打。畢竟都老了,畢竟曾經是戰友。而且,“運動”中死去的故人已經太多了。
至於那些見風使舵的人呢,多半隻是些小官僚。他們可搞不清最上層的真正的意圖和動向,隻會抱著趨炎附勢的心理,再次把楊家人供在腦袋頂兒上。
所以這個家庭還有未來,前景並不會太糟!
果然,沒多久,楊衛帆開槍的事兒處理意見就下達了。最終定性為違反槍支安全規定,造成槍械意外走火。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楊衛帆真正受到的處罰,隻是口頭警告一次。
為此,楊耀華安心了。楊家的上上下下也重新都有了笑容。甚至這個家庭複雜的內部關係都和睦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