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二頭”為洪衍武又成功開辟了一塊新的“莊稼地”。
在他的操持下,“東風電視機廠”的“業務”很快就上了正軌。
也就一個星期,他們就順利的弄到了五十來張內部票。
當然,全是後四種的折扣內部票。
這一點上,洪衍武和“二頭”意見很統一,錢要用在刀刃上。
於是一萬多塊扔了出去,換得了五十多台廉價電視進了“天橋劇場”的庫房。
可這“二頭”還不滿足呢,他的身心或許已經憋屈的太久了,一找著能發揮能量的地方,就無比迫切地希望儘快證明自己。
他馬上又跟洪衍武進言,說希望能撥給他一萬塊錢,讓他帶著“滾子”再去海澱區花園路2號的“京城電視機”廠碰碰運氣。
照他估計,“牡丹”和“昆侖”差不多,應該內部都是這種情況。
可對這件事兒,“二頭”自己說完也有點後悔,因為錢數太多了,他實在吃不準洪衍武對他能否達到如此的信任程度。
但事實證明,才第二天洪衍武就把錢拿出來了。
用他的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憑你‘二頭’為哥們能舍自己的利,我就信得過你。何況就憑你這主意,也不止值這麼點兒數啊,我怕什麼!”
於是,就這份氣度和手筆,使得“二頭”更為折服。
有了心氣兒,人辦事就不一樣了。
到了海澱之後,“二頭”和“滾子”還真是賣力氣,倆人租了一個當地農民的房子住下。每天中午、下午下班時間都去“京城電視機廠”的宿舍門口蹲守。
沒幾天又跑下來四十多台電視。
等他們打電話通知洪衍武找兩輛三輪車去拉貨的時候,還讓洪衍武多帶上一萬塊呢,因為後麵還有三十台呢。
“二頭”在電話裡就興奮地跟洪衍武說,他以後就紮這兒了。這比“東風廠”還好,廠子大,折扣的內部票得多一倍。
洪衍武聽了當然是很高興了。
可不光是為了這裡的票子多,還因為“京城電視機廠”周圍可是塊鳥不拉屎的地方。由“二頭”主動跑“牡丹”這一塊呢,他自己就能在城裡待著,帶著“糖心兒”跑“昆侖”了。
那肯定是省心省力,比海澱這個大農村強多了。萬一京城裡有些其他的事兒,他也能照應得過來。
什麼事兒,不用點透。人家能這麼替他考慮,他也得對得起人家。
洪衍武也挺夠意思。把電視機一拉回去,他回頭又叫人專門給“二頭”和“滾子”,拉來了整整一車吃的、喝的、用的、蓋的。
至於娛樂方麵倒是不用多操心,農家院其實比城裡有意思,再說,不還有電視呢嘛。
於是從此,“二頭”和“滾子”就算是成了駐“京城電視機”廠的“專員”了。每個月他們至少得有倆禮拜泡在這裡。
其餘時間嘛,隻要辦好了事兒全歸他們自己安排,倒是滿可以回城享受一下。
電視機買的快,賣得速度也不含糊。
彆看十一月底天氣已涼,可洪衍武他們,無論到京城的哪個旅館或招待所,都能成功地讓一些外地采購員激動的冒汗。
那些人幾乎全是一個樣兒,彎腰頂著一腦門的汗珠,瞪著發紅的眼睛,死死地瞅著桌子上播映著的電視機。
在擺弄一番天線、旋轉按鈕後,隻要銀屏上的雪花,一降低到符合他們需求的程度。這些人就會操著各地口語方言開始劃價,然後迫不及待地點票子,反倒像是怕洪衍武反悔似的。
有幾個爽快人甚至一買就是三台、五台。
為什麼?
一是東西難搞,二是洪衍武賣的“便宜”啊。
市麵上五六百塊國產黑白電視機,隻賣四百八,誰還不搶著要啊?
這些人可不知道,洪衍武占了他們多大的便宜。
每台電視至少掙他們二百。而且就連提供的發票都是假的。
這是因為當時發票都是漢字寫的錢數,洪衍武可沒辦法把真發票給他們,也就隻能刻個蘿卜章來懵事了。
實際上也就倆禮拜,還沒到月底呢,剛到手的一百三十台內部處理電視就放了七成出去了。
按這速度完全可以預計,以後收上來肯定沒賣的塊。
更頗為讓人意外的是,這甚至還讓洪衍武手裡的進口黑白電視機和彩電的價錢也上了一個台階。
因為人的思維慣性,就是喜歡以此類推。
那些外地采購員認為既然洪衍武國產黑白電視機都這麼“便宜”,其他的想必也貴不了。便順理成章地放心解囊了。
總之,這個月洪衍武所有進項裡,若論賺錢速度最快,毫無疑問當屬電視機的銷售。
不說彆的,洪衍武他們在這買賣上一共隻動用了八個人的人力,要不是這個月特殊,幾乎等於十九家影院全月的收入了。這要還不算快,也就沒有再快的了!
至於剩下的不到四十台國產黑白電視也沒留住。因為這次遇見這麼大的實惠,手裡又有超低價的真發票遮事兒,洪衍武也不好再阻止內部人員享受這種福利了。
像“糖心兒”叫上“刺兒梅”,一人先挑走了一台電視機,一字兒沒掏,回去白看。
而“大眼燈”他們,乃至洪衍武手底下分管十九個影院的“分舵舵主”們,每個人也都按原價抱回去一台。
關鍵還有人得瑟呢。
像這麼劃算又緊俏的東西,“刺兒梅”幾乎剛弄到手,“小地主”就在外麵走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