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肅然起敬(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857 字 2024-03-24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當時,內戰爆發。

儘管蔣管區因為大量印刷法幣導致物價飛騰。隨後當局又開始強迫民間上繳黃金銀元,兌換“金圓券”。甚至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還發布了“財政經濟緊急令”,開始對工商業巨頭下手。

可洪祿承在商業領域具有非凡的頭腦和敏感性,他自打發現通貨膨脹的苗頭,早就開始著手應對。從暫緩銷售貨物到停止銷售貨物,同時還把手裡的大量法幣兌換成金條銀元。

隨後,在******做“打老虎”的示範,強行收繳商人手中的銀元、黃金時。他更認識到國內的經濟已崩潰在即,又抓住了法令中沒有沒收外幣這一條的漏洞,開始通過黑市,把能兌換的資產統統兌換成了美金、港幣,並分批存入花旗和彙豐銀行。

結果就是通過這種鑽空子的辦法和超人一等的眼界與頭腦,他成功的讓洪、壽兩家,躲開了由銀行濫發紙鈔導致通貨膨脹所造成的損失。避免了像其他商家那樣,遭受經濟重創而破產的命運。

再之後隨著戰局逐漸演變,洪祿承那已在重慶就任高官的大哥洪福承,開始不斷派人給他送來密報,使他愈加確定蔣家王朝取勝毫無希望。由此便不得不開始著手重新規劃洪家的未來。

說真的,雖然他一點也看不上三民黨。可洪家本身的屬性,就注定了他無法相信站在一切富人對立麵的紅黨,會如何善待洪家。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他便和壽家商議,提議兩家人一起舉家遷往香港。

對洪祿承的擔憂,壽敬方不認為是錯,他們兩家,光外幣存款加在一起有兩三百萬,這足以保證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安身立命。隻是他做出的選擇卻是仍想留下。

其原因不但是為故土難離,也有他本身職業的原因。他認為自己乾的是中醫,去海外也就變成了廢物。那裡沒有中藥,也沒有人認中醫,這就注定了他的天地隻能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地方。

因此最後兩家人商定的結果是,洪家獨自離去,由壽家在京城留守。這樣兩頭都能有個兼顧,日後完全可以看情形再定。

況且洪家的汽車和貨物好賣,房屋店鋪卻一時不好脫手。再加上王蘊琳此時正身染疾病臥床休養,一時也行不得遠路。這兩件事都可以靠壽敬方先照應周全著。

就這樣,洪祿承給家裡預留下購買機票的美金,自己就先坐上了洪福承調來的軍機,負責運送已經收拾好的古董玉器,字畫文玩,還有後期兌出的一箱子金條,去香港與大哥會合。

本來按照原定計劃,等1949年元旦過後,洪祿承在香港安頓好了一切,就讓病愈的王蘊琳攜兒子洪衍爭來港相聚。

卻不料洪祿承人才到香港不久。電台裡卻就突然傳出京津戰役已起的消息。這一下兩邊就立馬著了急。

壽敬方趕緊想辦法,安排身體虛弱的王蘊琳帶著洪衍爭去南苑上飛機。

可運氣卻實在不佳,本來他們人都已經到了機場,偏偏臨上飛機的時候,機場被紅黨軍隊攻占下來了。

這就使得赴港之行功敗垂成。壽敬方隨後隻能把王蘊琳母子送回北平。

隨後京津兩地徹底被圍成了鐵桶。他們與外界就中斷了聯係。

香港那邊,洪祿承自然心急火燎,開始通過多方途徑打探北平的消息。好在郵路尚通,在除夕之夜,王蘊琳給他報平安的家書終於寄到。這才給讓他心裡稍安。

再之後,洪祿承就開始多方設法,籌劃把妻兒接到香港,可惜皆不可行。長時間的煎熬,加上憂愁焦慮,兩邊感受到的希望都是越來越渺茫。

1949年的端午節後,王蘊琳給洪祿承寄出了最後一封家書。

在這封帶著淚寫下的信裡,她告訴洪祿承,既然命該如此,就彆再等她們母子了。她如今隻盼洪祿承在港妥善安排他自己以後的生活,莫要在惦念她們。而她靠著洪家那些尚未變賣的老鋪,以後生活上大致無虞,她會在京獨自把兒子撫養長大。

應該說,這時的王蘊琳徹底認為相聚無望了,已經完全認命了,也做好了獨自麵對一切未來困境準備。

她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洪祿承一見到這封信後,居然用出人意料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是一個合格的丈夫,稱職的父親。

他為了她,為了這個家。生出了獨闖龍潭虎穴的勇氣,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也要離港返京歸家。

在香港那邊,洪祿承先是和力阻他的大哥洪福承大吵了一架,堅決地表示妻兒難舍,絕不另娶。跟著就把萬貫家財斷然拋下,隻身上路。

由於當時通往內陸的飛機航班全部停飛,洪祿承花了十根金條的高價,才雇到一艘渡輪回到了花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