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獻策(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378 字 2024-03-24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洪衍武的話讓“糖心兒”沉默了。

她本以為策無遺算的妙招,竟然在洪衍武的眼裡不值一提,這實在是讓一向自負甚高的她很有些難堪。

不過當兩人走到“雙環萬壽亭”的時候,反複思量了好幾遍,她真的不得不承認,洪衍武揭露出的問題都很準確,也很重要。她自己確實考慮欠妥。

於是就有點跟自己慪氣似的,她說了句“我累了”,就坐在與亭子下不走了。而且很快就追問起洪衍武,到底替她想了什麼好辦法。

這個時候,她死盯著洪衍武的臉,似有些不服氣,更似有些期待。

洪衍武見她這副小孩兒賭氣似的樣子也不由一笑,跟著就說自己的法子其實就三個字——電視機。

“電視機?你是說外國電影裡的那種東西?有圖像的戲匣子?能在家看的小電影院?”

“糖心兒”還真不是一無所知。在當年上映的那些反映海外工人階級生活的電影裡,在朝鮮、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的相關鏡頭裡,都能見到這玩意。這也就讓她有了最初步的概念。

當然,這種了解肯定是比較片麵的。那麼,她下麵提出一連串疑問也屬正常。

“你想讓我去賣這東西?我在百貨大樓裡倒是見過幾台,要票兒不說,還挺貴呢。要我看,那東西畫麵小,也不清楚。你說就為了在家看個戲,看場電影,會有人願意拿一年半的工資去買麼……”

這一番話在今天看來,或許有點兒可笑。可這並不能怪“糖心兒”孤陋寡聞。

因為在1978年,電視機對我國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了解太少。據統計,1978年初,按當時的城鎮人口計算,差不多每一千人才擁有一台電視機。

但也得說,恰恰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隨著電視節目日益豐富,我國就開始步入電視機普及的高速發展階段。

至當年年底,每百戶城鎮居民已經擁有了19.2台黑白電視機。今後數年,更是以幾何倍數迅速增長。

也正是基於能提前預知,我國馬上就會進入到電視時代,洪衍武才會出這麼個主意。

“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你先回答我的一個問題。我打個比方,假設在你饑腸轆轆的時候,手裡有一塊錢可以買到一頓豐盛的美餐,但同時又有一部隻放映一場的外國愛情電影可看,票價是九毛錢。那麼你是買兩個饅頭去看電影呢,還是吃好吃飽為先?”

“糖心兒”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看外國電影,餓著肚子也去。”

洪衍武一聽,忍不住再次笑了,就又告訴她一個新的名詞兒,說這叫“文化消費”。

還說從她的回答來看,足以證明,哪怕在物質和精神都匱乏的時候。隻要能保持最基本的生存維係,人會毫不猶豫地把一切資源側重到精神補充上。這就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彆。

接著,他就給“糖心兒”普及起電視的相關知識來了。而有了這些前提。他下麵的話才好理解。

洪衍武的觀點隻有四點。

一,電視作為一場視聽革命的新型家電,在西方和一些發達國家都已經普及。而我國的文化娛樂方式可謂極其匱乏。因此電視的發展前景,無疑更加廣闊。

在當下,城鎮居民好多人寧可節衣縮食,花高出票價兩三倍的代價去看場電影,農民寧可步行數十裡,餓著肚子,用雞屁股裡摳出的錢去看一台大戲。

想一想就知道,隻要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今後一定會有超乎想象之多的人需要它。

二,物以稀為貴。正因為東西難搞到,才會有利潤空間。

這種電器是當前最高端的工業產品,我國產量和進口量都很少,購買證的辦法卻又沒有明確的規定,如今其實已經供需失衡。要沒關係,沒路子根本搞不到它。

要知道,貨源不足可不是短期能解決的,但人們的熱情爆發卻可能一下形成熱潮。完全可以預見,今後當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買它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利潤的進一步提升。

三,買電視其實比遠買電影票和戲票劃算。因為電視雖然沒有親臨現場看得清楚,可好處更多。

首先是方便,足不出戶在家就能看,再糟糕的天氣也無需擔心。其次可以一家人甚至帶上鄰居朋友一起看,看得人越多,占得便宜越大。最後是可以連續觀看不同的節目。這樣天長日久下來,場場都是免費的,那得省出多少錢來。

這就等於一朝投入,受益多年。精明的人都算得過這帳來。

四,還彆覺得電視機價錢貴,要對比一下,“三轉一響”又有哪一件是便宜的?不照樣供不應求嘛。

說實話,有些人其實並不是真的需要,這裡麵也有虛榮心和盲目攀比的原因在內。但這足以證明,老百姓手裡還是有錢的。

更何況,除了一些有條件的人家兒以外,不少單位還想購買它呢,公家更是不差錢,隻是苦於沒有門路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