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邊大媽本身就是調節家務紛爭的老手,又有“小辣椒”這個同樣精明的主兒幫襯。這一老一少弄清緣由後分頭這麼一調解,勸兩家人多為一對新人日後的生活著想著想。竟大麵兒上的,把火氣差不多給澆滅了。
這還不算,緊跟著沒多久,蘇裁縫也陪著三位京劇界人士蒞臨到場。這下子,婚宴現場可是有點轟動了。
因為這個年代,國粹遺風尚存,京城本地人,隻要歲數四十往上的,基本都是京劇愛好者。這些人對名角兒熱情,遠比今天追星“粉絲”更赤誠。一認出俞宛妤和“玖先生”來,哪裡還坐得住?
常、顧兩家的長輩、包括“送親姑媽”都湊過來主動問好,紛紛表示對藝術家的敬重和關懷。
七嘴八舌中。有人特彆說了,“玖先生,我最喜愛看您的戲,您的玩意兒磨煉得精呀!我天天盼著您重返舞台呢!”
還有人說,“宛妤啊,您現在又在排什麼戲哪?能不能上點傳統戲啊,多年看不著《紅拂傳》了,您什麼時候能給露露?”
副團長王筱當然是頗感欣慰的,這景象愈加證實了自己想法的正確。馬上就說劇團正有心恢複傳統劇目呢,用不了多久,老幾位就能再飽眼福了。
這話一說完,立刻就引發了一陣鼓掌。
而就在這陣掌聲中,常副局長夫婦也似乎突然有了鮮活氣兒,他們就像從一個幽長的山洞走出來似的,重新看見了陽光。
然後在何介夫的提醒下,常副局長夫婦很快站起來,和新人一起去給大家安排座位。此刻這對夫婦的臉上已經又有了笑模樣,口裡不住地稱謝,感激大家來為常、顧兩家捧場。
再然後,那就是宋局長父子到來了。
其實宋局長本身沒想表露身份,他們來這兒沒坐汽車,除了禮物貴重些,帶來了一塊價值不菲的毛料兒以外,也就是穿著體麵些。原本該是無聲無息的兩個客人。
可偏偏市糧食局的一個處長今天吃請,玄武區區政府在樓上訂了一個包間。宋局長父子被安排的座位又正好是對著樓梯口的一桌。
那麼後麵的事兒也就不用說了,當那些區政府的官員前呼後擁地陪著糧食局處長走進飯館的時候,那個挺胸疊肚的胖處長一眼就瞅見了自己頂頭上司坐在一層大廳裡。
這位胖爺差點沒把眼珠子掉地上,趕緊躬身屈背過來請安。區政府的人看見這副情景,當然也不會落後,都過來拍馬屁,並誠懇地邀請宋局長賞臉移駕上樓。
宋局長趕緊解釋,說自己和兒子是參加朋友婚禮來的。而這麼一聒噪,他的身份當然就暴露了。
常、顧兩家人,乃至何介夫都驚得合不攏嘴了。誰也沒想到洪衍武竟能請來一位真神,這可是市糧食局的大局長啊。要放政府部門裡,那就是區長、區委書記的角色。
同樣的,區政府的也有人認出了常副局長,他們更沒想到,這個剛已經倒台的小官兒還有這門親戚,也沒細想宋局長怎麼坐在邊邊角角,就各個爭相湊趣,對常副局長一通道賀。
最後無論糧食局的那個處長,還是區政府的辦公室主任,看在宋局長的麵子都主動給隨了五塊錢的禮,還說一會要下來敬酒。這讓常副局長好不局促。
終於等這件事消停之後,他就一個勁地跟宋局長致歉,直說自己太過怠慢了。
宋局長肯定不會放在心上,不知者不怪麼,何況他本身就是個寬和的人。
隻是這麼一來,他想安安靜靜吃頓飯的打算也就泡湯了。經過一番固請、謙讓、挪移,他不得不在常副局長和何介夫共同的邀請下,移步去了主桌。
至於“大果脯”,他可不願“陪綁”,早蔫溜兒一邊,跟陳力泉聊上天了。
很快,洪衍武開著吉普車拉著四個大學生和秦所長又匆匆趕到,緊跟著,仨警察蹬著自行車也跟來了。
到這時候,飯館裡已經坐滿了七成,攝影師也開始拿著相機穿梭其中,滿場追著新郎新娘狂按快門兒,還真有點婚宴應該有的熱鬨勁兒和喜慶勁兒了。
好,這會兒再看“送親姑媽”的臉色,不但是徹底順溜了。老太太反倒開始跟常副局長夫婦說上好話了。
什麼“親不親,一家人”,“隻要孩子們好,我們也就放心了”,還有什麼“常家書香世家,福善之門,小兩口以後好日子還長遠著呢……”那好聽的一句連一句,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何介夫的態度也全然不同了,剛才的憐憫沒了,取而代之是一種羨慕。
說真的,他壓根就以為今天常家事兒是砸鍋了。真沒想到洪衍武短短一個小時左右,居然能請來這麼多的體麵的賓客。有乾部、有公安、有京劇名家、還有大學生。
就衝這小子這份兒交際能力,就不能小瞧了他!還幸虧他自己如今和常家處得不多,往後的事兒真有點說不準了。
於是,他自然對常副局長又親熱了不少。甚至還在嘈雜聲中,附在常副局長耳畔小聲地說,“你老常有福氣啊,兒子教出個好學生來。你的事兒就放心吧,我老何一定儘力幫忙……”
這讓常副局長頓感心情大暢。
雖然他很明白這些好話都是衝著洪衍武請來的那些客人的,純屬勢利之舉。可他就好比一個剛從生命危險中僥幸脫險的人一樣。
再看什麼,都會覺得很美好。哪怕再大的瑕疵,也一概可以忽略不計,寬容待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