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貨,他們不加考慮,通通包圓!
十斤?我要啦!
十五斤?沒問題!
這……就三斤?也好,就是少點!老兄,你幫忙給介紹一下彆人,送你兩盒好煙怎麼樣?
自然,這些人彼此間的競爭也不可避免。
你多出五毛,我就多一塊!你再加五毛,我就出兩塊!
就這樣,短短兩三天,無論“小市場”,還是“海碰子”的家裡,海參交易價格迅速竄升至十二元左右,已經徹底恢複往年最好的價碼了。
可這才隻是剛開了一個頭。
“海碰子”們也不是傻子,在經曆過價格猛然回升最初的歡喜之後,也迅速明白過來。沒人肯在再輕易出手了,大家都把已經所剩不多的存貨死死捏在手裡。
於是,根本沒歇氣兒,漲價仍在繼續。
十二塊五,十三塊,十四塊……隻要比商店價格低,仍舊是統統吃下!
可越這樣,“海碰子”們越不放貨,市麵上的現貨就越來越少。終於,有人情急下把目標對準水產商店了。
這是至今為止還從未發生過的情況,收海參的人開始湧向了官方市場,十五塊,十八塊的都要。
濱城人誰能想到,居然有那麼一天,收海參的人竟會用大把大把的鈔票直接從水產商店裡買貨!
看得瞠目結舌的同時,誘惑也在同步增加。很快,海碰子們終於再次放貨了。
許多人跟著市場價出了手,他們本以為價格也就到這裡了,自己占了空前的大便宜。
可他們還是低估了市場的胃口。就像有人輕描淡寫打了個響指一樣,他們吐出來的貨和水產商店所有的現貨統統被一掃而空。
至於海參價格,也就暫時停頓了兩三天,隨後依然照漲不誤。那些收海參的人簡直就像永遠吃不飽的餓鬼一樣,在到處聳著鼻子苦求著海參的味道。
那麼不用說,在這種難以填滿巨大需求下,海參價錢宛如火箭提速般的飛速躥升。
二十塊,二十五快,三十塊,三十六塊,四十塊!
已完全超過了官方價位,甚至超過了洪衍武所能賣出的最高價錢,簡直讓人眼紅透頂!
幸好就在這個時候,天氣總算是見了晴,這猶如給整個市場澆了一瓢涼水,讓瘋狂的溫度陡然降了一降。
當然,這也讓“如熱鍋上的螞蟻”,每天苦惱地撓腦袋的周副總如蒙大赦一樣地鬆了口氣。
至少,在他的盤算中,水產公司僅剩不多的海參,再加上後續捕撈作業的產量,應該是可以勉強滿足冬季兩節的供應了。總算尚能保住供應職責的基本底線,形勢還不是太壞。
於是,隨著官方捕撈隊重新下海的消息傳出,從暴雨開始的十五天急速猛漲便徹底結束了。
海參的私下交易價格,正式停留在了五十元上下,僵持不動了!
這時,隻要手中還留有餘貨的“海碰子”再耐不住寂寞,紛紛把手裡的餘貨放出了。並且,還有一些先期搶先收購到海參的人也借機散貨,足足實實地賺到了大錢。
另外,與此同時,全城的“海碰子”以空前高漲的情緒,全都前仆後繼猛地衝回大海,像撿金子銀子一樣拚命地撈捕海參。不用說,每個人都想趁著高價位,儘快地再撈上一筆。
而與這種火熱朝天的情景相反的是,在水產商店冷冷清清、空空如也的櫃台上,那毫無意義的十五元和十八元的標價牌,此時竟顯得那樣地刺目!那樣地荒唐!
這場麵,簡直就像個誰也看不懂的諷刺小品一樣,既讓人覺得很有意思,又讓人覺得很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