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堪比印鈔(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191 字 2024-03-22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洪衍武的判斷再次讓“老刀魚”心服口服。

他根本沒想到,這六十餘斤,靠他自己幾乎得賣上一個月的海參,竟然沒到一天,就又讓洪衍武給賣光了。

洪衍武還是用老法子,隻不過大白天打開房門,把裝海參的口袋往門口一放,就有人自覺找上門來送錢。

而且讓人沒想到的是,甚至就連招待所的經理,在無意中從客人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都求上了門,想讓洪衍武這位“神通廣大”的“京城二商局采購員”低價勻給他幾斤海參。

洪衍武當然不好拒絕,就大大方方按四毛一個的進價,賣了經理五斤三十頭的海參。

經理簡直都快樂瘋了,千恩萬謝感激不儘,一個勁直誇京城人就是豪爽仗義。在聽說洪衍武他們打算在這兒住六天後,竟然大筆一揮寫了張條子,做主免了洪衍武他們的房費。

自然,發票還是要照開的,否則洪衍武回去沒法報銷,就占不著公家的便宜了。不過經理的這種體貼,純屬多此一舉,因為他不知道,洪衍武根本就是自己給自己報銷,免掉的房費直接就是落在手裡的實惠。

所以說,這麼一算下來,洪衍武他們做的這筆生意並不虧,一個海參還是賣到了八毛錢。

隻是這件事卻讓“老刀魚”感到十分不理解。他怎麼也想不通,招待所經理明明就是濱城本地人,他怎麼不去市場門口買海參呢?那兒的海參還要更便宜些呢,何必搭人情繞這個彎子呢。

為此,洪衍武又做了一番自己的推斷。

他首先認為,這個年代信息還是太閉塞。畢竟不是所有濱城人都了解市場門口私下交易的情況。即便是大家都知道那兒可以做這種私下買賣,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循規蹈矩的人,又有多少人敢於去私人手中購買物資?要知道,一旦被抓住,買賣雙方可都是要受懲處的。

另外,光顧市場的人多半都是負責買菜做飯的家庭婦女或老人,上班參加工作的男性本來就少,就更彆說像招待所經理這樣小有權利的頭頭了。

而在這些婦女和老人的眼中,市場上的海參哪怕再便宜,他們也會覺得貴,沒有需要根本不會去打聽價格。即便是有了需求,老百姓買東西也是圖便宜,基本不會問津最好的三十頭海參,選擇基本是五十頭以下的海參,所以市場上最好賣的就是八十頭的海參。

相反的,招待所經理和住在這裡的客人們,卻是東西越好越不嫌好,能買到三十頭的絕不考慮五十頭的。

這是因為現階段社會中官僚風氣太重,辦什麼事都要靠送禮。他們這些人迎來送往已成習慣,又最好結交有身份和用得著的人,善於巴結領導,拍上級馬屁。以便互通有無,損公肥私,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那麼出手就自然不會小氣。

還有,其實越是像招待所經理這樣的人,就越迷信關係和後門的作用。你就是告訴他市場上有更便宜的海參,他也不會相信。即使相信,他也會抱有成見猜測市場的東西有假,決比不上有身份的人搞來的好東西。

甚至洪衍武最後還大膽地做了個猜測,說弄不好到旺季去海邊收海參的人,就是倒了一道手,靠吹噓自己有門路,把收來的海參,都高價賣給像招待所裡的這些人了。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聽起來極有道理,基本上“老刀魚”所有的疑惑都能解釋清楚,讓他深以為然。可沉默良久後,他不覺又複雜難言地長長歎了口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