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啟程(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200 字 2024-03-22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京西的八寶山過去曾是明清兩代太監養老送終的世外桃源,因盛產紅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種礦產而得名。

建國後,在這裡修建成的八寶山公墓,則是京城最有名的墓地。特彆是在火葬實施之後,這裡已成了京城人安葬的唯一選擇。

八寶山墓區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專葬縣級以上乾部和知名人士的革命公墓,另一個是安葬普通百姓的人民公墓,而玉爺和陳力泉的父母,全都葬在這裡。

1977年4月29日,距離清明節已經過去了多半拉月。這隻是個普通日子,沒有什麼人來掃墓,整個墓區都是靜悄悄的。

幾乎可以說,洪衍武和陳力泉,是在一種可以清晰聽到微風吹動的情形下,走在上山小路上的。

他們先去祭拜了陳力泉的父母,隨後才去與玉爺告彆。兩座小墓都是那麼的渺小,毫不起眼,藏在密密麻麻、形態各異的墓碑中,就跟不願意與他們見麵似的,讓他們找了很久才找到。

可對待兩座墓裡的故人,洪衍武的態度卻很虔誠。兩次拜祭流程完全一樣,先清掃,再上供,最後下跪祭拜,完成的一絲不苟。

由於陳力泉不善言辭,對兩個墓的悼詞都是洪衍武自己在說。

他對陳力泉的父母說,“陳叔、陳嬸,我和泉子一起向你們告彆了,我們這一去還不知道明年清明能不能回來給您們掃墓。但我路上一定會替你們把泉子照顧好,也請你們在天之靈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回來。總之請二老放心,泉子以後就是我的親兄弟,隻要有我吃的,我就不會讓他餓著,隻要我有蓋的,我就不會讓他凍著。今後無論我有什麼,泉子都有一份兒,我保證永遠不讓他感到孤單……”

他對玉爺也說,“玉爺,您活著時候不待見我,那不是您的錯,而是我的錯。全是靠您教給我的本事,我在灰黑的日子裡才活出來點兒顏色。我現在明白了,這輩子能有您這個師父,是我的運氣,也是我的福氣。我想著您,泉子也想著您,將來咱們要有緣再做一回師徒,我和泉子還一起坐在小院兒裡聽您講故事,我給您打扇子,讓泉子給您倒酒……”

下山的時候,有點匪夷所思的是,滿山滿坡的麻雀突然嘰嘰喳喳地叫起來。

此時抬頭望去,頭上是一片清澈的藍天,還有雲從天上掠過,這種晴麗的景象頓時讓人感到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

無論是洪衍武還是陳力泉,都不覺輕鬆了許多……

當天晚上,在洪家堂屋昏黃溫暖的燈光下,王蘊琳、徐曼麗和洪衍茹一起包了一頓豬肉白菜餡餃子。

她們這是遵循著“上馬餃子下馬麵”的老禮兒,為明天就要出發的洪衍武和陳力泉發腳。

就當年來說,對洪家的經濟條件而言,這一頓餃子不亞於今日的一頓盛宴,讓洪衍武和陳力泉均感念至深。

不過看著母親一邊包餃子一邊眼淚汪汪的樣子,洪衍武心裡也十分不落忍,嘴裡便不停地相勸。

“媽,您就彆多想了。俗話說,‘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我若不去試著跑一趟,那就連畜生也不如了。好在我雖然走了,可很快二哥就能回來了,有他在,家裡的事兒總算還多個人照應,我也就能放心一些了。對我您可彆太掛念,我已經成人了,又有泉子陪著,無論遇到什麼,我們哥兒倆都能兜得住,您就在家安心等著我回來吧……”

對此,王蘊琳雖然嘴裡一個勁答應著說好,心裡卻仍忍不住一陣酸澀,一陣惆悵。並且最終,這種表麵上的強自控製也沒能堅持多久。

因為隔壁老邊家的話匣子,忽然傳出了《紅燈記》李玉和的唱腔,聽得一句“時令不好,風雪來得驟,媽要把冷暖時刻記心頭”時,觸景生情的王蘊琳便控製不住地淚如泉湧,不得不把一切交給了兒媳婦和閨女,自己捂著嘴進屋去了,老半天也沒能出來。

這段戲,唱得可真不是時候……

1977年4月30日,周六,正式啟程的日子就在今天。

昨天晚上,王蘊琳和徐曼麗不厭其煩地為洪衍武和陳力泉檢查了一遍遍的行裝,生怕他們遺忘了什麼。今天一大早,倆人又早早起床,給他們做好了早飯。

看著洪衍武和陳力泉狼吞虎咽的樣子,王蘊琳久久無語。

兒子的遠行如同在她心裡剜了一塊肉。這種疼痛,似乎永遠無法消褪。她想像著他的兒子在遼東將遇到的萬千種困難,想像著她身邊少了一個兒子的寂寞生活,想著差一天就過五一節了,兒子偏偏這個時候離家……

想著想著,眼圈兒就又泛了紅,總覺著有許多話要說,卻又說不出來。

洪衍茹今天還要上學,不能去送哥哥,她也不會說什麼,所以臨走時,隻是反複囑咐洪衍武一句話,“出門在外一定好好兒的”。另外,她還掏出五塊錢,非要交給洪衍武。

洪衍武說不要,洪衍茹就要哭。洪衍武隻好接過錢,直到目送著妹妹背著書包走出門去,才又把錢放回了她屋裡的抽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