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吃烤鴨(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988 字 2024-03-22

“煮到八成熟,再拆骨,既好剔除,又能保持鴨掌外形……”

蘇繡對“火燎鴨心”情有獨鐘。

“小武哥,那這是什麼菜?真好吃……”

“丫頭,你還挺會吃。這‘火燎鴨心’可是茅台烹的,是這兒的一絕呀……”

陳力泉一邊吃著“鴨油蛋羹”,也一邊發問。

“小武,你嘗嘗,這味兒和雞蛋羹不一樣啊?”

“嗨,這是鴨油做的,早年‘聚德全’以‘一鴨四吃’聞名,這就是其中的一道傳統菜。要說人家這才叫本事,下腳料都給你用上了,什麼都能賣錢……”

“小百子”的嘴糙,就喜歡簡單的肉菜,所以他最為摯愛的是“青椒鴨丁”,一勺一勺緊著往自己盤子裡劃拉。隻是忽然間,他發現洪衍武竟在看他,立刻就不好意思起來。

“洪哥,這鴨子肉太香了,怎麼這麼軟這麼嫩啊……”

“那是加了蛋清在油鍋裡滑炒的。我說你還是把盤子推過來吧,讓彆人也都嘗嘗,差點全讓你小子一人招呼了。一會可還有烤鴨呢,彆怪我沒提醒你,就你那吃草的肚子,得悠著點兒,再像這麼吃肉可不行,留神滑腸……”

“哈哈哈!”

一個不算過分的玩笑一開,就在“小百子”撓著後腦勺訕笑的一刻,大家又不禁全都笑了起來。

不過到此為止,大家也驚訝的發現,洪衍武竟然對每一個人有問必答,把一桌子的菜品差不多都能講解的清清楚楚。

這可不是僅用“吃過”二字就能解釋的了的。因為像宋國甫和孟師傅都沒少來過這兒,可他們吃了也就吃了,這些問題卻答不出來。

怎麼說呢,反正當時在座所有人,儘管還腦子還沒有“飲食文化”的具體概念,卻無一例外,都真切感到洪衍武對這些菜品簡直了如指掌,似乎每道菜的來曆、原料和烹飪手法他全知道似的。

為此,不光宋國甫和孟師傅相當驚訝,陳力泉、“小百子”、洪衍茹、蘇繡也大為欽佩,就連方婷也不由得把一雙眇目停留在了洪衍武的身上,頗有些動容地看了老半天。

而他們的這種刮目相看,也在廚師推出兩隻烤鴨之後,徹底達到了最高潮。

“小老弟,我一直就給領導開車。調到糧食局之前,曾在京城服務局乾過好幾年,那兒應該算是各大酒樓飯莊的主管單位。我跟服務局的領導自然也參加過不少宴請,可就服務局的那幫人裡,也找不著一個比你更了解今天這桌菜的。你不會是學廚師的吧?怎麼懂得這麼多呢?”

就在廚師一刀一刀片烤鴨的時候,孟師傅終於忍不住好奇心,來刨根問底了。這話一出,那個正操作的廚師也不由分心看了洪衍武一眼。

還得說洪衍武腦子快,他自然不能說“聚德全”是他前世小有資產時,就曾吃遍了每一道菜的地方。哈哈一笑後,索性拿家世來敷衍。

“您太高抬我了,我也就班門弄斧。不瞞您說,我們家成分‘高’,過去是開飯館的。我也隻是聽父母說過京城過去各大莊館的名菜,才略知一二。您彆看我說的熱鬨,其實卻沒吃過,比不了像您這樣的真正吃主兒。”

孟師傅這才釋然,不過卻仍饒有興趣地說,“就是隻有耳聞也了不起。我倒是發現,你肚子裡確實有真玩意兒,簡直都有點像雜貨鋪兒了。而且你這麼一介紹吧,還真彆說,我倒覺得這些菜肴比以往更好吃了。要不你給我們大家再說說這烤鴨吧?也替我們再增進一下食欲,讓大家有個更好的胃口。”

這話可謂正投眾人所好,包括宋國甫和方婷在內,大家都攛掇洪衍武再表現一下。這其中既又幾分求知欲使然,但也有不少起哄的意思,誰都想再考教洪衍武一下。

說實話,洪衍武今天可沒想過要出這個風頭。因為他清楚,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不愛看彆人充專家,窮得瑟。所以為怕引起旁人的反感,他對彆人提出的問題也就是淺談幾句,說清楚了就完。

可沒想到,現在反倒真的引起了所有人的強烈興趣。這麼一來,見大家愛聽,他也就藏拙不如露巧了,索性傾儘所能,真的充當起了“美食導遊”。

於是接下來,就在飄滿鴨肉香氣的氛圍中,他從烤鴨源自清宮禦膳房烤乳豬的來曆講起,不但把京城“燜爐”和“掛爐”兩種烤鴨技法的區彆講得明白,也把“便宜坊”和“聚德全”兩家老字號的曆史簡單介紹了一下,而就服務員開始把在烤鴨端上桌麵時,他正好恰逢其時地把吃法介紹完。

特彆是最後,當他把“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這句本應在八年後才出現的名句,提前作為結束語說出口。不但當場引得在座眾人大笑不止、掌聲雷動,就連給他們上菜的服務員和廚師,也不由各自豎起大拇指叫了一聲“好”。

為此,他們甚至還不住口地稱讚,說洪衍武講得有根有據又有趣,簡直比負責接待領導的講解員還好,是個真正的飲食行家。(當時,還沒有‘美食家’這種稱謂)

這樣一來,大家自然都是麵上生光,與有榮焉。並且在這種熱情高漲的興奮中,幾乎每個人對品嘗烤鴨的興致,都提升到了頂點。

隻是大家卻沒注意到,方婷的目光竟於不知不覺中,徹底凝固在了洪衍武的身上,一會熱切,一會傷感,一會興奮,一會迷茫……

總之,神色複雜至極,且呆呆出了神。

直到宋國甫幫她卷了一卷鴨肉,塞到她的手裡,她才重新恢複意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