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牽掛(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545 字 2024-03-22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這一天下班前,布鞋廠的工會與保衛科兩個乾事,臨時組織全廠六十四名生產工人開了個宣傳會,目的是為了揭破現在社會上正在流傳的,“伍分硬幣含有白金白銀”的謠言。

原來,從去年年尾開始,京城就出現了一種傳言,說是1955年鑄造的伍分硬幣含白金和白銀成分。

而這個消息使不少人信以為真,於是便給了一些“有心人”提供了在市場上大量兌換伍分硬幣,然後轉手高價出售的機會。

譬如京城的新街口地區就曾有兩個外地人,一次就在銀行裡兌換硬幣2700多枚,以便從中挑選1955年的伍分硬幣。

就這樣,此風愈演愈烈。直至本年3月,這件事的影響在京城已經泛濫到了相當廣泛的一個程度,甚至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有不少老百姓都參與到收藏、兌換伍分硬幣的行列之中。

為此,月初的時候,便有記者專門走訪了國家人民銀行京城分行及有關部門。

卻沒想到最終有關部門給予的回複卻是:這是一種從外地傳到京城的非法活動,有關消息純屬造謠惑眾。而我國發行的所有硬分幣,不論什麼年號的,都是鋁鎂合金製成的,根本沒有白金和白銀成分。

於是在得到官方正式表態之後,公安機關便立刻開始嚴厲打擊這種炒賣硬幣的行為,而各個單位和街道也十分迅速地開展了辟謠行動,以免再有群眾趨利上當。像今天布鞋廠的這次會議,便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實際上這次會議開的時間並不長,不過整個會議過程裡,和旁人專心致誌地傾聽不同,王蘊琳基本就沒聽進去,她還在為該去哪兒籌措,好給洪衍武做出一頓打鹵麵的事發愁。

這可不能說是王蘊琳太固執,也不能怪她太死心眼兒,因為她是有必得如此的原因的。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王蘊琳就收到了茶澱清河農場寄到家裡來的信,知道了洪衍武因為在地震中有重大立功表現即將提前解教的消息。

可當時這一方麵是欣喜,另一方麵也讓王蘊琳不免有些為難。

因為按理說,兒子解教的當天,家裡人是應該親自去茶澱把他接回來的。

但偏偏家裡的條件太難了,一切有限的資源都要先緊著給洪祿承看病抓藥,所以家裡是既無財力,也沒有人能去接人。

甚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從洪衍武被強勞之後,連她自己都沒能去茶澱看望過兒子一次。

雖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之,可作為一個母親來說,又讓她情何以堪呢?

因此在兒子剛剛回家的今天,或許也唯有替兒子做出一頓真正可口的飯菜,才能彌補一二,讓她自己的心裡好過一些吧。

當然,這件事光有決心不行,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目前難就難在想要挨個湊齊這些東西實在不易,哪怕她就是想做個最簡單的海鮮打鹵麵,但海米、雞蛋、肉湯、鹿角菜和麵票,每樣兒總是不能少的呀。

於是萬般無奈下,她也隻能硬著頭皮去跟同事們開口相求。

這個年代樸實的人挺多,大夥兒也都挺熱心,沒人不願意傾力相助。隻不過這個時節實在不好,畢竟剛剛過完春節,大家購物本上的東西幾乎全都消耗一空了。

所以直到開會前,哪怕她挨個問了一遍,最後也不過是硬湊出了二兩海米,一些乾鹿角菜和三兩肉票,但最關鍵的麵條和雞蛋卻還沒著落呢。

唉,新社會也不興賒帳,甚至光有錢沒有票證也買不了東西,可麵票和雞蛋又在哪呢?

在這種情況下,王蘊琳也實在沒有彆的地方可以想轍了,思來想去,她最後也隻能回家再問問老鄰居們,碰碰運氣了。

不過俗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些事往往到最後一刻便會出現驚人的轉機。

就在王蘊琳急得沒了法子的時候,果然“天無絕人之路”,老天竟用一種很意外的方式成全了她。

原來廠子裡新上任的工會主席何相玲,在開會的時候就上發現了王蘊琳神不守舍的為難神情。

於是散會後,這個三十多歲的婦女乾部就把王蘊琳叫住了,並相當誠懇地詢問起她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需不需要工會出麵幫助?

而等到王蘊琳把苦衷說出來後,結果也是巧了,何相玲的丈夫就在市二商局工作,而且剛從東北出差回來。於是人家不但把雞蛋、麵票都幫助王蘊琳解決了,就連黃花、木耳、口蘑、玉蘭片這些乾貨也一樣不少的給湊足了。

王蘊琳萬萬沒想到,真到了節骨眼兒上,竟然有貴人相助!

這份兒人情可是太大了,這是雪中送炭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