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益州的天然優勢(2 / 2)

首先商貿往來的稅收就會減少,不僅州牧府的收入少了,各大世家的利益也會驟減。</p>

一眾官員全都看向劉璋,楊洪的擔憂同樣是他們的擔憂。</p>

“放心吧,貿易這種事情斷然不能停止。不過咱們可以換一種辦法來交易!”</p>

劉璋此話一出,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p>

“主公可否詳細說明一下?”</p>

劉璋笑著點了點頭,他要把一個概念植入到現在這個時代,商會!</p>

“諸位可曾知道,咱們益州至少有兩種東西,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其中一種是獨家,另一種也類似獨家!”</p>

“主公說的可是食鹽和蜀錦?”</p>

王累反應極為迅速,劉璋所說的兩種東西被他脫口而出。</p>

“不錯!”</p>

劉璋所有的底氣,就源自於這食鹽和蜀錦。</p>

前者是生活必需品,沒有食鹽就沒辦法生存。</p>

“隻要我們掌控了食鹽和蜀郡,就不怕外州的商人不聽我們的政策。必定這兩種東西在全國暢銷。他們不願意,有的是人願意!”</p>

眾所周知,這個時代的食鹽隻有兩種途徑,鹽礦和提煉海鹽。</p>

其實鹽礦出口的食鹽才是主要用途,因為鹽礦的食鹽細膩,口感上佳,不論是上層人物還是平民百姓,都非常青睞。</p>

反觀提煉海鹽因為技術不成熟,不僅口感苦澀,顏色也是又黑又黃,除了沿海生活的百姓,很少有人願意食用海鹽。</p>

漢朝所有州郡,製鹽首當其衝就是益州,而且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食鹽,也全部來自益州。</p>

說簡單一點,劉璋若是心中一狠,可以立刻切斷食鹽供給。</p>

沒了食鹽,士兵也會軟弱無力,無法征戰。</p>

不過劉璋沒有必要那麼做,因為食鹽給益州帶來的好處也是巨大的。</p>

隻有官府才能販賣食鹽,百姓是不能私自販鹽的,隻要被抓住,就是死罪。</p>

目前劉璋還沒有經曆整頓益州的食鹽販賣。即便如此,每年稅收的數字依舊讓人側目。</p>

現在益州已經平定,劉璋也會開始著手食鹽的販賣以及稅收,將來也會源源不斷的為他提供軍資。</p>

蜀錦就更為特殊了,蜀錦蜀錦,唯有蜀地才有的錦緞!</p>

從兩漢開始,蜀郡就是上層社會階層的標誌,身為世族之人,身上怎麼能沒有一身蜀錦製作的衣物!</p>

現在適逢亂世,可是依舊擋不住天下世族對於蜀錦的追捧與熱愛。</p>

可以說的簡單一些,隻要有貨,根本不愁賣!</p>

曆史上劉備夷陵戰敗之後,蜀漢國力疲憊到了極點,隨時有覆滅的危機!</p>

諸葛亮就憑借著銷售蜀錦這一條路,就為龐大的軍費找到了來源。</p>

僅靠蜀錦,就解決了諸葛亮十萬大軍的軍費難題!</p>

難道曹丕不知道蜀漢缺錢嗎?難道孫權不知道諸葛亮在用蜀錦維持軍隊嗎?</p>

他們都知道,可是擋不住對蜀錦的喜愛。</p>

連上位者都如此追捧,更何況官員,世族,甚至豪族或者有些閒錢的平民!</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