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方氏,她嫁給劉承五年都沒有生育,這在古代簡直就是無比巨大的壓力,這樣的壓力之下,她選擇給丈夫納妾,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有劉芳的生母,她原本不過是一個家境貧寒的農家女,自幼生長的環境就是男尊女卑,重男輕女嚴重到隨時會威脅她的性命的地步,因此,給人做妾,並不是多難接受的事情。相反,能夠脫離原來的娘家,徹底過自己的安生日子,可以不挨打,不挨罵,對於她來說就是最好的人生了。
至於其他的人,那些高門大戶的妻妾們,不管為了什麼,最終她們也都是要接受這樣的世情。不然還能怎麼辦呢?在這個已經定了的世界中,她們縱然想反抗,也要有能力才行,不是嗎?
當然,這並不是說劉芳讚同這種妻妾共存的現象,隻是說,在這樣的世界裡,她所能做的其實很少。
要是她按照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去做任務,那這些任務就完全沒有完成的價值了。
按照她現在擁有的空間,擁有隨時隨地都可以修煉的武功,醫術毒術什麼的,她想要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很簡單。
可這之後呢?這個任務就這麼完了?
劉芳覺得,那就真的是沒有必要做這樣的任務了。隨她自己的心意,想怎麼改都可以,這根本就不是做任務,而是在瞎折騰。
要是有條件可以改變,劉芳肯定會改變,但要是沒有條件,硬要改變,她覺得,自己就不應該選擇這個任務,而是要換一下/部門,或者是選彆的任務去做。
不要忘了,這個任務是有任務目標的,雖然任務目標依舊是:壽終正寢就行了。可也不能說隨劉芳怎麼折騰都沒有關係。
反正劉芳自認為,做任務還是要有做任務的態度的。
比方說,這個世界很明顯的就是一個正常的古代世界,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庶子庶女是正常的,其中的爭鬥什麼的且不說,男人不跟你談真情是正常的,跟你說專一那才是稀奇的。這樣的情況之一,男尊女卑,雖然憋屈,但也隻能是忍了。
如果說這不能忍,那不能忍的,她又何必去做這樣的任務呢?
庶女部,本來就已經充分地說明了,這個分部的任務就是如此,就是做庶女的任務,知足常樂分部,那就更通俗易懂了:不折騰,老老實實的,該怎麼過日子就怎麼過日子。
這是劉芳有了一個隨身空間,也有了經驗,懂了許多東西,要是沒有呢?原主那樣的人呢?她該怎麼過?也來一個隨心所欲?
那到時候恐怕就不是所謂的為了自由而抗爭,而是坑死自己的爹媽親人。
做多了現代任務,一時半會的,劉芳確實有點不太適應,但她也沒有想著坑死彆人。
反正家裡的人都挺好的,那又何必折騰這麼多呢?就因為自己是庶出,所以就要折騰?那是有病,得治。
而古代的妻妾關係怎麼說呢,要是妾室老實,真的不爭不搶的,大多數正常的正妻都不會折騰那麼多的。
為啥?因為劉芳經曆過啊。曾經的鎮國公夫人就告訴過她,正經的正妻所受的教育就是這樣的,不會跟男人談情說愛,隻說感情,情分什麼的也是親情居多。她們所受的教育告訴她們,必須要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兒女,必須要如何保證自己的正妻地位。包括國家律法,都有這樣的規定。
所謂的正妻,繼室等等,事實上,在國家的律法中也有不少的規定,並不是說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為什麼說寵妾滅妻的官員會被彈劾?內幃不修在古代官員考核中,是屬於私德有損的表現。也就是看在位的皇帝如何看待了,不在乎的時候可以真的不在乎,可真正在乎較真起來,那也是可以罷官免職的錯誤。
因此,妻妾在古代,正常的情況應該就是正妻壓製所有的妾室,妾室庶出就是要看正妻,嫡出的臉色生活做事。這是世情,不是個人人力可以改變的。
哪怕有少數的人可以改變,也不代表大多數。
妻妾和睦,在一個古代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說讚同這種情況,隻是想說明,古代的“家和萬事興中”的“家和”是包括了妻妾和睦,嫡庶和諧的。
作者有話要說:新的故事來了。
嗯,因為又是回歸正常的古代故事,所以囉嗦了幾句。
最後還要說明的是:請不要用現代人思維去想古代的嫡庶關係,妻妾關係。
謝謝大家的體諒!
依舊是架空背景!娛樂而已,不需要較真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