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等七公主,八公主都出嫁了以後,就準備離開回邊關。
可正在此時,涼國的使臣卻到了,大公主索性便留了下來,並沒有離開。
想要等兩國的議和有結果了才離開。
而京中眾人等涼國使臣進京後才想起來:對啊,涼國可是送了一個質子過來的,他們竟然還敢挑釁成國,還真是膽大包天了!
就不怕自己的質子在成國會被皇上給哢嚓了?
成文帝其實一直都有留意著京都裡的涼國質子,不過這位質子是涼國國君不在意的兒子,因此,他在成國就宛如一個小透明,根本沒有什麼人在意他。
現在,兩國起了戰事,自然,所有人都會盯著他。
而大家也在這時候才發現,這位質子不一般啊!
據說,他在京都開了一家百貨店,裡頭有各種新奇的玩意兒,什麼肥皂啊,香水啊,沐浴露啥的,十分受京都女人的歡迎。
劉芳雖然在農務司裡待著,可也聽聞了此事,頓時挑眉:沒想到啊,這個世界也是個篩子來著。
大公主在知道了這個涼國質子的事兒後,也心中驚訝了一下,但隨後她就讓人徹底調查這個質子彥和的過往。
隨著調查,大公主看著底下人呈上來的報告,笑了笑,隨後就去找了成文帝。
兩人商量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可是隨後大公主就沒有回邊關了,反而留在京都。
而由於她的年紀已經很大,不再適合住在宮中,成文帝就索性挑了一座府邸賜給她作為公主府。
大公主隨後就搬進去了。
可是,沒多久,京都就傳出涼國質子一心求娶大公主的流言。
劉芳皺眉,總覺得這有些古怪。
大公主可不是一個會任由彆人擺布的人,可現在京都裡的流言蜚語,她卻完全置之不理,一點也不像她的個性。
不過,農務司裡的事兒比較繁瑣,有了糧種還不行,耕種的農具也得改進,耕種方式也得改進……
而且她還得趕在農時之前都準備好,不然就會趕不上種植的時間。
所以,現在,她真的沒時間多想彆的。
七公主,八公主成婚後,也是忙著跟婆家人相處,一時之間,倒也沒來得及關心大公主的事兒。
就這樣,等劉芳忙完了春耕,閒下來時,京都裡已經在傳言成文帝有意把大公主嫁給涼國質子彥和。
劉芳這才有空去大公主府找大公主問這件事。
大公主在府中接待了劉芳,知道了她的來意之後,笑了笑,道,“六妹放心,父皇並沒有把我下嫁給彥和的意思。”
劉芳看她的神色平淡,想必是知道了外頭的流言,她有些不解,“既然父皇無意,長姐也沒有想過嫁人,那為何還讓京都的流言滿天飛?”
大公主笑著道,“六妹且看便是。這件事,一時間不會有結果的。”
劉芳挑眉,看來,大公主和成文帝之間肯定有什麼計劃了,而這位涼國質子就是其中一環。
既然是這樣,那她就放心了,於是劉芳也就放下了這件事,沒再多管,繼續研究她的糧種去了。
等兩國議和定下,涼國使團離開,大公主依舊還是在京都的公主府,日常不是去京郊打獵,就是進宮陪王貴人,一副好像準備接受成文帝的安排,收心嫁人的樣子。
這天,劉芳去三公主府上赴宴,回宮的路上碰到了大公主,卻看到她身邊有一位長相俊逸的男子。
與大公主打招呼之後,劉芳才知道,那位正是涼國質子彥和,涼國的三皇子。
這位三皇子是八年前到成國的,因為當時涼國全國乾旱,導致糧食銳減,差點全國百姓都得餓死的節奏,於是涼國的國君派了使臣來成國借糧,為了表示誠意,就把這位三皇子送來做質子,留在了京都。
後來成文帝借了糧給涼國,涼國這才度過了難關,雖然之後涼國也歸還了借的糧食,卻一直沒有提出要帶回三皇子這位質子。
於是,彥和也就一直留在了成國的京都中,直到現在。
而這次議和,涼國使臣依舊沒有提出要帶他回國,所有人都知道,彥和這是徹底被放棄了。
可是,現在,劉芳看著他跟在大公主身邊,那一臉深情的樣子,實在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彥和看到劉芳時眼睛一亮,這位六公主據說也沒有成婚,模樣看起來雖然比不上大公主,但也是頗有一番風韻,果然是皇家公主,就算容貌不顯,氣質也看著與眾不同。
劉芳見那彥和一副自命風流的模樣,心裡有些膈應,匆匆與大公主說了兩句,就道彆分開了。
坐在車上,她皺眉沉思:那樣輕浮的男子,大公主絕對不會看得上。
但這段時間,她卻任由此人跟在自己身邊,著實是很奇怪。
隻是,這其中的事情,劉芳並不打算深究。
大公主既然已經暗示過了,她也就靜靜看著便好,她相信她,也相信成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