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41章(2 / 2)

林盛氏的眼中那是冒起亮光來。這是歡喜的光。林盛氏這是為女兒高興。女婿這般說話,擱女婿的身份,那自然是不會做出什麼反悔的事情。

西定伯府的長房不會有庶出子嗣。這在林盛氏看來,這於女兒林宛宛這簡直就是最大的天籟之音。

“你們姑爺是一個體貼人。”林盛氏對於自己挑中的女婿,那自然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

“我給宛宛備了一些東西,你回西定伯府時一起帶回去。你帶給宛宛帶個信兒,我後天去西定伯府探望她。”

林盛氏給一個肯定的消息。

林嬤嬤自是應下話。

西定伯府。

樊杏花得了媳婦的消息,亦是知道後天親家會上門拜訪。這事情樊杏花自然是記下來。對於親家的到來,樊杏花是樂意與親家太太好好談一談話。

畢竟,兒媳林宛宛的懷孕,這事情樊杏花盼得太久。這樊杏花想來,那親家太太肯定也是盼得更久。

在宋福生的眼中,日子還是平平淡淡。

畢竟,哪怕兒媳懷孕。宋福生也很淡定。說到底,那頭一回當爹的人,那是他的大兒子宋晟安。

宋晟安的學業很用功。哪怕舉人功名在身。宋晟安一想著來年的春闈,他就是進取心更足。畢竟,當爹的男人,那更會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什麼未來更好?自然是讓自家孩子有一個當官的親爹。

宋晟安在努力。

那宋晟樂還能清閒?宋晟樂可也有一翻進取心的。畢竟,他是西定伯府的小兒子。他打小也是哥哥教導長大的。兄弟感情好。

宋晟樂是知道他大哥是一個好兄長。可到底哥哥要擔的是西定伯府的前途。他宋晟樂要擔的,是他自個兒的前途。

大哥努力為春闈。

宋晟樂也想努力,也是為春闈之上一舉證明自己亦是一個有真本事的男人漢。

宋晟寧在母親沒怎麼管束的情況下。

她是參加了許多的京都閨閣姑娘們的聚會。也是這些聚會裡,宋晟寧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一些打算。

功名好考取嗎?

不容易。

宋晟寧看一個明白。宋晟寧對於未來的夫婿人選,自然就劃出一個小小的圈定範圍。

憑著自己的容貌,憑著自己的家世。

宋晟寧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兒。所以,在這些閨閣姑娘們裡,宋晟寧也在經營自己的名聲。同時,不妨礙她真的結一些手帕交。

樊杏花很歡喜。

長媳懷孕了。這是要當祖母了。

女兒晟寧的婚事也是見眉目。樊杏花看著女兒圈的那一片名單,樊杏花還是挺驚訝的。

“你確定?”樊杏花問女兒。

“那些清正門風的文官講,那是講究一個嫡長子。這些勳貴人家可不講太講究這些的。特彆是還在軍中掌權的武勳。生死麵前,子嗣為重。武勳人家都有納妾多子的習慣。”樊杏花勸一勸女兒。

樊杏花自己雖然當著伯爵府的太太。

可真挑女婿時,她還是樂於挑文官家的子弟做女婿。因為文官家都是講究一個嫡長子。至少,那要清白名聲的人家確實是如此。

那些不講究的,那些門風不夠好的,也是入不了樊杏花的眼。

“有一個進士的爹,不一定有一個進士的兒子。”這是宋晟寧的心裡話。虎父犬子,京都多少實證。

宋晟寧樂意嫁進勳貴府,那是因為勳貴府有一個爵位可以繼承。她是西定伯府的嫡女,還是唯一的女兒。她要嫁的自然就是未來的繼承人。

若不是繼承人的勳貴子弟,宋晟寧才會挑入未來夫婿的人選。

宋晟寧覺得她若成婚,至少,不挑一個給父親和兄長拖後腿的。怎麼樣也得挑一個結兩婚之好,那是能雙贏的高門大戶。

“女兒覺得勳貴府第的繼承人就挺好。”宋晟寧笑一笑,她道:“母親,您得信女兒。女兒有父親與兄長們撐腰。憑著女兒的家世,嫁進哪一家的府第,那都不是委屈自己的性子。”

娘家就是她的底氣。

親爹是西定伯。兩個兄長又考中舉人功名,眼瞅著來年來要參加春闈。

宋晟寧對於她的兄長們一定能當官,這是一點都懷疑的。她這等家世的嫡出姑娘,若還能委屈自己?宋晟寧覺得她就是愧對父親、母親的養育自己。

樊杏花瞧著一頭撞進自己主意裡的女兒。

她想勸,也不知道如何勸?

畢竟,女兒想的事兒,也沒錯。哪一個女兒家嫁人,那不是盼著嫁一個好門第。

樊杏花隻得道:“行,你拿定主意。我把這名冊與你父親再說說。你父親若無異議,你這婚事擱為娘這兒,那定定是許了的。”

樊杏花對於這些高門大戶那意見。

就像是女兒說的,憑著西定伯府的門第。女兒哪可能受委屈。樊杏花很相信她夫君與兒子們的本事,相信一定是給女兒能撐腰的人物。

於是,宋福生回府後。宋福生就是聽著發妻一一念叨了,這未來女婿的人選。

宋福生全是仔細的聽過後,他問道:“全是世襲罔替的爵府,咱們女兒挑中的還全是世子爺。她倒是眼光夠高啊。”

這是宋福生的大實話。他這女兒夠挑剔的眼光。

這滿京都裡能夠世襲罔替的爵府,那全是有名有姓。擱除已經成婚的,她女兒還是相中的全是爵府世子。

這一般算下來,那人數就不多了。

“都成。”宋福生仔細聽著名單後,倒沒異議。畢竟,這些爵府在宋福生重生前的印象裡,都沒倒台。

擱這一世的朝局裡,宋福生一琢磨了。

這幾家爵府都是與宗室相關的。瞧瞧都是尚過公主的。甭管是高祖朝的公主,這還是永治帝的公主。這娶過公主的人家,皇室總有優待。

或者說,這樣的人家更會在天子更替之時,那越發的小心謹慎。

“夫君你沒異議?”樊杏花愣一下。

“這些皆是京都有數的好兒郎,我哪會有什麼異議?”宋福生淡然一笑,他道:“我瞧著,這能不能結為親家,還要看對方瞧不瞧得西定伯府。”畢竟,西定伯府的爵位那是降等襲爵的。

這先天上比起世襲罔替的爵位,那就差上一籌。人貴在自知之明上。宋福生不缺這一點兒看清楚自己的眼光。

樊杏花一聽這話,也是愣一下。

“是啊,咱們這當爹娘的眼中,自然是寧姐哪兒都好。可也得想想,許是在那些爵府的太太們眼中,他們家的世子也是世間頂頂的好男兒。”樊杏花也是挑過兒媳婦的。那是能理解當婆母的感受。

這做婆母的感受,那跟當親娘是完全不同的。

想樊杏花頭一回做婆母,哪怕林宛宛性情再好。樊杏花瞧著兒子、兒媳那是相處的好,兒子又是處處體貼兒媳。樊杏花也是有點兒酸的。

這還是夫君安慰於她,開導於她。她才是沒鑽牛角尖啊。

可那些京都的貴婦們,哪一個能如樊杏花一般的過舒坦日子。有比較,就有幸福。樊杏花最清楚,這京都的高門大戶裡全是妻妻妾妾的,那些庶子庶女哪一個府上都是擱一堆。

這些做主母的能順心?

樊杏花是不那麼相信的。

便是有夫君開導,也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和善的婆母。

可兒媳一直沒懷上孩子。樊杏花是起過心思,那是打算過給長子添一些侍候的人。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兒媳一直懷不上,樊杏花急得也是一個睡不安生的地步。

林宛宛以為是婆母體貼。

其時,這事兒還是擱宋福生這兒提醒的話。宋福生隻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輕輕一點。

樊杏花就是清醒過來。

樊杏花這後宅的日子過得舒坦。那就是夫妻二人,再無二色。

樊杏花哪會樂意夫君的後宅添新人?

既然夫君提點,樊杏花對於長子、長媳那兒自然就得擱開。那是裝著沒看見,沒瞧著。

“咱們府上也有優勢。你且不必過於憂心。且試一試吧。緣分這等事情,許是老天爺有定數。”宋福生這般說一個結論。

樊杏花從來是依著夫君的意思。於是,打算試試,那就試試。

西定伯府這邊的伯爵太太樊杏花想撮合自己女兒的姻緣。

這不,就開始有意識的參加一些貴婦太太們的聚會。說起來這西定伯府好歹也是勳貴圈子裡的一員。這些年裡樊杏花也是有一些人脈的。

西定伯府有一位嫡出姑娘未婚。

這若是偶爾提一提,特彆在有心人的耳中。這兩方若是有意的,自然就會慢慢的相互給對方機會。若是無意的?

那自然就是錯過,又或者本來就是無緣。

高祖的女兒中,襄城公主下降的就是一位世襲罔替的國公府。她下嫁的那會子,自然嫁的是安國公府的世子。

老國公爺過逝後,這襄城公主的駙馬就是襲爵成為新的安國公。襄城公主膝下有兩個兒子。這大兒子當年最是有本事的。這偏偏參合進奪嫡一事。

永治帝上位。襄城公主的長子就是當初的奪嫡一事裡,那是站對隊,可惜福薄些。早早就是在站場上受傷,這是沒好,早早過逝。

襄城公主的長子過逝,膝下留下一個獨女。

那長子是襄城公主精心培養出來的兒子。可以說眼光能力處處出眾。可惜,就是命數薄了。

至於小兒子嘛,襄城公主對於小兒子沒甚大的要求。她的希望都擱長身上。等著長子過逝後。這小兒子成為安國公府的繼承人。

這已經養歪的繼承人,想扭過來不太容易。

這一世安國公府如今的繼承人就是京都的一位紈絝子弟。要說多大的毛病?那倒也沒有。

可要論真本事?

那就更沒有。

襄城公主對於未來的兒媳人選,那是自然是一直挑剔的。她的想法也簡單,兒子不中用。這兒媳也不能不在用。

若不然,她百年之後,這安國公府怎麼辦?

一個拿不起重擔的國公,再加上一個擔不起主母之責的國公夫人,這安國公府還要不要過日子?

依著襄城公主的想法,若是小兒子能尚主。那麼,憑著這安國公府兩代尚主的情份。在皇家那兒,肯定能多得一些優待。

可惜,襄城公主的想法很美好。她的小兒子安國公府的世子爺不給力。永治帝怎麼會樂意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親外甥?這是霍霍自己親女兒嗎?

西定伯府的太太一些小示好。襄城公主自然是瞧在眼裡。

可這西定伯府什麼出身?

襄城公主有點兒瞧不上。好歹她的兒子可是有一個未來的安國公府繼承呢。於是,她與陪嫁嬤嬤說話時,就是提一嘴。

“區區一個西定伯的女兒也想嫁進安國公府?”襄城公主就是一個淡淡的冷哼。那瞧不上,就真真是瞧不上。

“殿下。”這陪嫁嬤嬤卻是宮中老人。那是瞧著太多的世事。這想法卻是與襄城公主想法有點不一樣。

她雖是宮裡的老嬤嬤,可也有娘家人。特彆是她從娘家過繼來的侄兒。那可給安國公府的世子爺做伴當。這世子爺未來得了好,她這過繼來的兒子也才有好果子吃。

“那西定伯能收納土藩歸附朝廷,這立有大功勞方得皇上賜爵。瞧著西定伯在皇上跟前的聖眷頗濃的。”老嬤嬤又道:“滿京都上下能得皇上賜下祭田的人家,那滿打滿算。這可就是西定伯與兩家承恩公府。”

兩家承恩公府,那是永治帝的母族與妻族。

這等厚恩下,西定伯府在永治帝跟前的聖眷,這自然也是惹眼的。隻是這西定伯宋福生的官位不大。這才沒真正礙到一些人的底線。

畢竟,宋福生的官位,那是正四品。

正四品到從三品可是一個坎兒。宋福生一日沒邁過,那就是沒邁過。到底不是為相做宰的模樣。不入閣,就不是中樞大員。

“咱們世子爺的婚事,殿下您一直就是操心不已。”老嬤嬤勸道:“那西定伯府上的姑娘,可是西定伯唯一的女兒。殿下您便是見一見,就是不當兒媳。那是表示幾分親近,也是給結交一下西定伯府的友誼。”

沒說交好,就一定要結親家。

隻是一個善緣罷了。

襄城公主一聽後,也是沉默片刻。

襄城公主才說道:“是啊,安國公府也是應該多結一些善緣。”倒底這坐皇位是兄長,那不是親爹在時。

那已經不一樣了。特彆是安國公不頂用,安國公府未來的世子瞧著也不是頂用的。襄城公主能怎麼辦?襄城公主也想結幾門善緣亦是好的。

於是,樊杏花這邊就是得到襄城公主的示好。

樊杏花還是挺驚訝的。

襄城公主可是堂堂的皇女,這在京都的威勢還是不弱的。特彆是她可是下嫁的國公府。這已經說明在皇家的公主裡,那是頂頂嫁的好。

如何安國公那是不頂事。這不恰恰說明,那安國公府真正做主子的就是襄城公主嘛。

對於女兒宋晟寧挑中的未來夫家人選。

樊杏花接觸了許多。

其它一些人家已經遞了話。彆人都是隱隱透露一下,那都是有婚約。還是到時候婚宴要請樊杏花這一位勳貴圈子裡的伯爵太太喝一杯喜酒的。

能怎麼辦?

這不管是真有婚約,還是假有婚約。這就是婉拒。

唯一沒明確婉拒的,這便是襄城公主。樊杏花也不隱瞞情況,這等事情自然跟女兒宋晟寧講了一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