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誌成沒有幫他們的時候,他們做的手工藝品,也就隻能拿在大集上去賣一賣,拿到景點門口去碰碰運氣,如果運氣好了,他們一天或許可以賺出飯錢來,要是運氣不好,一件也賣不出去。
管理大集的人,甚至都不屑於收他們的地攤錢,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是收了,他們這群窮鬼也拿不出來。
由此可見,在劉誌成沒有出手之前,手藝人可以說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那一群人,這一點也不為過。
可是劉誌成幫了他們之後,他們不但沒有感恩,反而毫無臉麵,毫無顧忌的開始大肆搜刮錢財,他們這些加入大漢集團的手藝人,加起來,貪墨的錢財,估計不下十幾個億,而且還不算他們倒賣古董賺的錢。
至於貪的那一些錢,劉誌成倒是沒怎麼在乎,人貪了一點也就貪了一點,誰沒有貪心呢,就算是劉誌成自己都有貪心,隻不過每個人貪的東西不一樣罷了,有的人貪錢,有的人貪權,有的人貪戀美色,至於劉誌成,則是貪戀能多睡一會。
如果他們隻是貪了一點錢,劉誌成也不至於如此著急忙慌的去調查他們,直接讓大漢情報部門的人配合大漢紀檢部出馬就是了,對於錢這個東西,劉誌成其實看的很輕的。
但是他們卻不能偷賣古董,對於華夏自家的東西,尤其是華夏的古物,劉誌成看的比誰都重,華夏的古董,落在華夏收藏家手裡,劉誌成不會說什麼,但是華夏的古董,流出華夏,落到外國人手裡,劉誌成就很不滿意。
劉誌成有著強烈的甚至有些變態的愛國情懷,他認為華夏人就應該天生的高人一等,華夏人的古董,絕對不能被外國人擁有。
那些被鄧建軍招收進來的手藝人,他們是沒有這種情懷的,他們才不管古董流不流出華夏,他們隻認錢,誰給的錢多,他們就把古董賣給誰,外國人也一樣。
所以,那些人的做法,就令劉誌成十分的不滿意,劉誌成對於這種人,一向是沒有任何好臉色的,隻要讓劉誌成查出他們敢把古董賣給老外,等待他們的將是最嚴厲的懲罰。
而且很多流落在民間的古董,有許多神奇的作用,也有很多國寶級的文物古董,比如說玉玲瓏,老百姓不知道寶貝的珍貴程度,往往被人給忽悠,覺得一件破東西,能賣上幾萬塊,甚至幾十萬塊,已經是頂天的便宜了。
所以,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則,那些老百姓很是興高采烈的簽署了
出讓協議,認為自己賺大了,殊不知,世界上沒有人是傻子,你認為賺大了,賣給人家的破爛,其自身的價值,往往是十倍甚至百倍於他們所賣出的錢。
收到好東西之後,大漢遺產收集集團的人,往往是黑心的自己扣下了,因為這間古董隨便一到手,就是幾百萬上千萬的利潤,沒有人不動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