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 後世番外(1 / 2)

【八一八紀長澤吧】

某個論壇裡,出現了這麼一個帖子。

幾乎是立刻,不少人就湧了進來。

【什麼意思,紀長澤有什麼好扒拉的,他的為人曆史書上不是都寫的很清楚了嗎?】

【樓上彆激動,不是說發現了紀長澤先生生前隱世埋名生活的故居嗎?估計樓主是因為這個才想八一八。】

【哪裡有男神哪裡就有我,我來了我來了。】

【上麵眼睛沒事吧,紀長澤早就過世,都是太爺爺輩的人了還男神。】

【我看上麵的眼睛才有問題,曆史書上不是有紀長澤年輕時候的照片嗎?誒呀媽呀那個帥啊,民國時期也太多帥哥了吧,這才是真正的純天然無汙染啊。】

【讚成民國多帥哥,你們還記得那張賊出名的紀家全家福嗎?有紀長澤,紀長澤的父親,弟弟,還有他十五歲的兒子,我的天啊,這四個人不愧是有血緣關係,簡直帥的一樣一樣的,我記得那是高中課本上的,當時看到我都驚呆了,簡直恨不得穿越回民國去。】

【說穿越回民國的是有多麼想不開,那個年代能和我們現在比嗎?就算是紀長澤,恐怕也更加喜歡我們現在的生活。】

這話一出,立刻就有人說起來了。

【那個說回民國想不開的,曆史是學的有多麼不好啊,那時候雖然說手機電腦什麼的還在研究中,但是也該有的都有了好嗎?】

【對啊,民國時期不是挺好的嗎?自從休戰之後,華國的民國時期簡直了,我們現代的設施他們該有的都有,什麼衝水馬桶,電燈,電影也都可以看了,雖然說肯定比不上現在科技發達,可是那時候的人也沒缺少娛樂,跳舞騎馬打獵遊泳打球,精神娛樂方麵,不是說據統計,八成的民國人都會選擇看當時的嗎?就算是不認字的,去說書館子聽說也挺高興的。】

【說實在的,雖然說我們現在科技方麵比民國強,但比起民眾幸福度來,還真不如民國時期的百姓,那個時候好像大家每天都很高興,而且和其他國家一對比,對比度賊強,那個叫約翰的外國人不就是來了我們華國參觀之後選擇永遠留在華國嗎?他還寫了一本記錄華國之旅的,我記得這本書一出來,那段時期好多外國人來華務工,所以咱們華國那時候肯定是外國人眼裡的香餑餑。】

【現在就不是香餑餑了嗎?我們國家的教育出了名的好,現在還不是有大批量的外國學生紮著腦袋的想來華國留學。】

聊著聊著,這個話題就跑偏了。

【你們說紀家人怎麼能都這麼能乾,長得帥不說,還一個個事業都做的超好,紀長澤的父親,當時是最大的商人,紀長澤的弟弟,後來加入政府,一力促成各種利民政策,是當時呼聲最高的官員,紀長澤的兒子比他小叔更了不得,也是官員,也是受民眾歡迎

。】

【樓上彆光說紀家男人啊,喬願環不也照樣很厲害嗎?當初華國的大大小小學校哪一個和她沒關係,我記得喬願環辦學校的那個時期民國工作的女子還不多,而且那時候都覺得女人不應該拋頭露麵,就隻應該呆在家裡相夫教子,彆說是精通彆國語言了,很多有錢人家的小姐連字都不認識的,這根本就是地獄模式打通關。】

【還有紀長澤的母親,她雖然前期不喜歡露麵,可是後來也慢慢的開始頻繁出現,當時的各大慈善機構基本上都是她來操持的。】

【總之說來說去,紀家人在當時都為華國貢獻了不少,直到現在,還有紀家子孫在政府工作呢,不過可惜紀長澤爺爺為人低調,自從國家穩定下來之後就漸漸不再露麵了,隻他的筆名慎澤先生偶爾會寫一些文章出來,但比起之前,產出還是少了不少。】

【畢竟年紀大了嘛,紀長澤寫的確實好看,即使放在那個文豪井噴的時期也毫不遜色,不過我記得他一開始寫是為了貼補家用,後來紀家不缺錢花了,他當然也就不用產出量那麼大。】

一群人討論著討論著,話題很快就轉到了民國時期哪個作者產出量最大的問題上。

【東柳先生,絕壁是東柳先生,我的媽呀,人家紀長澤一年寫三本,他一年恨不得寫三十本,尤其是有一年我們國家不和某國起了衝突那一次嗎?東柳先生聽說年紀挺大,看上去倒是很有年輕人的衝動和血氣,足足隔空罵了對麵一年,我每次背著他的書,都覺得自己超愛國。】

【我覺得是一燈先生,可彆忘了一燈先生是旅遊達人,我們現在研究民國時期,一燈先生的遊記可是給了不少幫助。】

【你們可都彆爭了,還是杯灑的書產量多又好看,那個劇情啊,簡直了。】

【怪不得民國幸福度高,那個年代文豪賊多,而且言論賊自由,大家都披著馬甲在報社發表文章,手上有糧心裡不慌啊,這不就跟我們現在追一樣,如果每天都有新的好看的出來,而且還不坑文好好連載,那肯定幸福啊。】

【不管是誰產量最高,當時對華國貢獻最大的文豪絕對是紀長澤,修路,開養老院孤兒院,捐獻罐頭給前線士兵,在華國出現糧食危機的時候花大價錢在國外買糧食回來開倉放糧,這些其他作者哪一個比得上他?】

【樓上說話太武斷了,我承認紀長澤是對曆史貢獻良多,但是這不代表他就一枝獨

秀了,我們隻說華國國內吧,當時為前線士兵出力的又不是隻有紀長澤,遠望先生雖然一直沒露過麵,但當時醫藥廠是他站出來招工的吧,我覺得這個藥物能製造起來,肯定是靠著遠望先生的配方,要不是有這些藥物,我們華國後來能在國際上掌握那麼大的主動權嗎?】

【遠望先生為人是不錯,但是當時的醫藥廠如果不是紀長澤投資開的起來嗎?紀長澤當時可是紀家大少爺,手裡頭不缺錢,而且還有一片愛國之心,當時那個

時候,除了紀長澤還有誰能開這個醫藥廠。】

【也不是非要捐獻東西才算是愛國吧,一燈先生在國家陷入戰爭時寫了那麼多鼓舞人心的文章,據說當時兩成的軍人選擇參軍都是因為一燈先生的文章,這才是真正的大文豪。】

【嗬嗬,什麼叫真正的大文豪,難道文豪不應該文章寫得好嗎?有本事就比文章啊,比這些東西乾什麼,田裳先生雖然一直都沒有露過麵,但是他的文章寫得才是民國第一好,多少讀者為了催更他一大清早就站在報社門口催。】

【樓上說的好像紀長澤的讀者不是這樣一樣,田裳雖然文章寫的不錯,但也隻限於次而已,紀長澤的文章寫得比他好一百倍。】

【好好說話彆拉踩啊,不就是民國時期的作者嗎?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你們說的這幾位骨灰都入土了,有什麼好吵的,就算是你們吵破天人家也不知道啊。】

【這是吵嗎?這是原則問題。】

【樓上的樓上會不會說話,什麼叫骨灰入土,這些文豪可都是為了我們華國做出過貢獻的,說話好聽點會死啊,那叫去世。】

一群工作黨爭來爭去,學生黨奄奄一息:【所以隻有我一個人覺得那個時期的文章太多也不是好事嗎?背的頭都大了,考點還多,每次考試的時候我都覺得我是連連看,怎麼誰都能跟誰連上,還都長的一樣一樣的。】

【虎摸學生崽崽,我上學的時候其實也是這樣,挺正常的,畢竟這些作家都是同一時期的人,基本上都在那三十年出現,後來可能是見華國穩定了下來,他們也漸漸不再寫文章了,我記得當時好像隻有紀長澤一直寫到最後,其他作家不知道都乾嘛去了。】

【那個時候是經商熱潮,可能下海去了。】

【華國學生還好了,我畢業後在國外教中文,我跟你們說外國學生那才叫一個慘,他們那個時期冒出來的作家不比我們華國少,而且個個不是什麼安分的主,稍微有點名氣的都參與到了當時的國際事件裡,什麼動亂內鬥休戰都有他們的份,曆史書上也是他們,課本上也是他們,至少我們國家的這些作家們沒參與國家爭鬥,頂多就是送送醫藥品和軍用食物什麼的。】

【這倒是,外國那邊當時管的比華國可嚴格多了,我就奇了怪了,怎麼就他們那邊的作家喜歡搞事情呢,我們國家的作家們一個個都受人尊敬,也沒見他們搞過事啊,誒對了,咱們說了這麼多樓,樓主呢

?】

在他們自顧自的聊到了一百多層時,樓主終於姍姍來遲。

【各位,你們都彆爭了,勁爆大消息,紀長澤故居被發現,裡麵的東西都保存良好,包括他的日記本和一堆大箱子。】

【???日記本我可以理解,樓主你特地把大箱子拎出來說是什麼意思?箱子怎麼了?】

【我先警告一下樓主,紀長澤可是抗戰英雄,現在還有紀家人在當官呢,說話

謹慎,可彆又隨便瞎編一些話來造謠。】

【我造謠什麼啊,你們看著吧,這件事馬上就要傳遍全世界了,你們知道那大箱子裡麵裝的是什麼嗎?裝的都是紀長澤的筆名。】

幾秒鐘的靜默後,有人回複:【嗯?紀長澤還有彆的筆名嗎?】

【其實我早就懷疑了,我覺得那個遠望先生就是紀長澤的馬甲,不然怎麼會隻寫過幾篇醫藥方麵的書,跟紀長澤合夥開了個醫藥廠人就消失了,後來我查的時候,明明當時醫藥廠的股東隻有紀長澤,誰會這麼好心,提供了方子連點股份都不要,當時遠望先生的書大賣,他肯定不缺錢啊。】

樓主:【彆猜了,何止遠望先生,我給你們透個底吧,民國時期,無論是華國還是外國,一大半在那個時期非常活躍的作家都是紀長澤馬甲。】

【????】

【??????】

【??!!!!】

樓主得意洋洋,等待著大家趕緊問他詳細信息。

沒想到等了一會,不光沒有等來催促詢問,反而等來了一堆人的唾棄。

【樓主你是不是閒得無聊了,來搞事的吧,紅大衣呢,趕緊把樓主給封了,真是閒的沒事乾,虧得我還這麼真情實感的在這個貼裡聊這麼長時間。】

【嗬嗬噠,樓主你為什麼不乾脆點說那個時期所有的名將都是一個人的馬甲,這樣都比你說的話靠譜點,你知道寫文章多費勁嗎?紀長澤他閒的啊,開那麼多馬甲為了什麼?好玩嗎??】

【兄弟們彆和樓主聊了,我懷疑他就是來釣魚的,到時候肯定截圖我們的聊過的記錄不知道發在哪裡,炫耀我們都被他耍了。】

【現在的人真是吃飽了沒事乾,太惡趣味了,有這個時間我還不如多背一會書。】

沒一會兒,這個帖子就在眾人的舉報下被封禁。

那些隻是隨便聊聊的倒是還好,這件事過去之後依舊該做什麼做什麼,剛剛真情實感聊過的人可就不行了,氣的不輕,覺得這樓主完全把自己當成傻子。

還當時那個時代大部分活躍作家都是紀長澤馬甲。

他知道寫一本書需要多長時間嗎?那個時候可是沒有鍵盤,純手寫的,寫出來多費勁啊。

這種謊話也編造的出來,真是可笑。

們氣呼呼的不再去想那個傻子樓主,打開手機打算娛樂一下,結果剛點進微博,第一個熱搜就是【紀長澤故居被發現,疑似暴露馬甲】。

嗯?

紀長澤還真的有馬甲啊。

雖然剛剛才被耍了一通,但大家還是很有八卦精神的點了進去,試圖去看看紀長澤的馬甲到底是誰。

結果進了新聞消息居然還沒出來,隻有這麼一句模棱兩可的話。</評論區裡早就吵翻了天,紛紛開始猜測哪個作家是紀長澤的馬甲,也有這些作家的粉絲在聽到自己粉的作家變成了彆人口中的馬甲後不爽翻臉,大家猜猜這個猜猜那個,同時還吵成一片,還挺熱鬨。

一直到了第二天,昨天早早睡覺的人一打開微博就愣了。

居然還在吵。

怎麼這麼能吵,不就是有馬甲嗎?

當然了,大部分人還是很理解的,甚至不光是年輕人,不少中年人,甚至爺爺輩的人這次也參與到了吃瓜中。

華國當初能差不多全民識字,這些文章寫得好看的作家可是功不可沒,而爺爺輩分的人那時候最快活的事就是能擁有一本再跟小夥伴們炫耀,父母輩的華國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但受著父母的影響,他們同樣也很喜歡看。

這一輩年輕人就更加厲害了,他們一個個還成立什麼xx先生後援會。

一個個還挺認真跟追星一樣,不光逐字逐句的研究先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先生為什麼要這樣寫,還會在網上控評,看到有罵他們家先生的立刻就上了。

家長們也並不乾涉。

有什麼好乾涉的,這些民國時期的作家一個個都三觀正的不得了,愛國愛黨愛學習,喜歡自律生活好好上進,一群優點就是沒有缺點,喜歡他們還挺好的,說不定還能帶動這些孩子一起上進。

但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民國時期據說這些作家的粉絲就互相誰也看不上誰,一有個什麼就開始互相吵,主要還是爭執誰才是當時文章寫得最好的人。

到了現在,則是變成了爭誰才是對華國最有貢獻的人。

其中還有許多外國作家的粉絲後援會。

人家說他外國作家不算,他還十分信誓旦旦。

“怎麼就不算了,當時如果不是他每天變著法的誇華國,那個國家的民眾能這麼喜歡華國嗎?現在我們兩國還是最好的邦交的,華國人去了那都會受到最熱烈歡迎,這不也是貢獻嗎?”

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倒是不急不慌,自家孩子吵不過人家了,就慢悠悠擺手。

“小場麵,你們這才是哪裡到哪裡,想當初我們年輕的時候,隔著網線吵起來了還能直接約現實見麵。”

孩子一愣:“爸你們還有這個時候

呢,那咋地了?你們真的見麵了?還打起來了?我怎麼從來沒聽你說過啊?”

“這種事有什麼好說的,你想聽啊?那爸給你講講,當時啊,我做了七個小時的火車,和我吵架的人坐了八個小時,我還在約定的地方等了她三個小時她才急匆匆過來,我倆當時約好了不見麵不吃飯,都餓的不行,所以先去下館子吃飯,吃完了就搬出我們帶來的書和筆記開始辯論。”

孩子;“……”

“你們千裡迢迢十個小時不吃飯就是為了麵對麵辯論???”

家長還挺理直氣壯:“不然呢?都打一架?那可不行,我們倆喜歡的作家都不讚同暴力,我們當然也要和平交談了。”

孩子:“……那後來你們誰贏了?你們之後還有聯係嗎?”

“她贏了,之後啊,我不服氣,硬是和她一起辯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我們都在麵對麵的吵,後來還是我先服軟。”

孩子一臉嫌棄:“你居然還服軟,你怎麼這麼沒骨氣,那可是你喜歡的作家啊!”

“你懂得屁,我倆第三天就在一起了,我是她男朋友,我不服軟,她不接著和我談戀愛。”

孩子;“……”

“你不說我媽是你初戀嗎?我媽媽知道這件事嗎?”

家長用著憐惜的眼神看著他,笑嗬嗬的摸了摸兒子的頭:“傻孩子,那就是你.媽啊,說起來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看看,隨隨便便一個消息就能讓你們吵成這樣,我和你.媽就不會,我們這兩天看你們吵來吵去,看的還挺樂嗬的,不愧是我兒子,還挺有我當年的風範,不過你還沒成年,吵架歸吵架,彆早戀哦,我和你.媽媽可是二十歲才在一起的。”

孩子嗬嗬:“站著說話不腰疼,爸你喜歡的作家也是民國時期的,你就不怕你喜歡的作家是紀長澤的馬甲?”

“我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