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夕覺得自己壯碩如牛。
既是生理期,又淋雨吹風,第二天起來竟活蹦亂跳。
她和張叔平撒了個謊,先說自己要去看醫生,然後去宿舍拿上零錢,很高興地和她兩個人在永川市各大中專技校跑了起來。
現在中考招生已接近尾聲,好學校名額已經招滿,所以她們先打電話谘詢了下接收外地學生的學校。
一開始就碰到幾個釘子。
三所學校直接說他們永川不收安寧市的學生,讓他們回自己市裡找。
但包小萌說,安寧離媽媽太近,她母親反對她繼續讀書,如果呆在家附近學校容易受影響,所以她必須離開。
林朝夕一直跟在老林身邊長大,很佩服她有離開父母的決心,根本說不出任何反對的話。
剩下的學校還有12所,她們得自己去學校招生辦看看。
頂著豔陽天,她和包小萌穿梭在永川市的大街小巷。她曾在這裡生活過幾年,對大部分地方都很熟。
已經很多天沒有這樣放飛自我了,林朝夕覺得自己很需要這樣空蕩蕩、什麼都不用想的一天。
她們敲開一扇扇門,卻得到大同小異的回答。
“你這個成績,要上我們學校不可能,你們安寧不是有個紡織學院嗎,看看有沒有關係能去讀。”
“什麼,你還想考大學?我們這裡去年是有人考上永川大學的本科,但人家是中考失誤,努力了整整三年,你這種不可能。”
“小姑娘我跟你講,人和人就是不一樣,職高就是職高,女孩子腳踏實地一點比較好。”
包小萌總用溫溫軟軟地語氣說:“老師,我就是想試試,考不上本科,考個大專也行。”
“你如果想考大學,那你初中三年在乾什麼了?”
這些問題很多,包小萌一直都誠實回答;“我初中沒有想過要好好讀書,現在後悔了。我想試試能不能繼續讀書。”
每當包小萌這麼說,招生辦老師都會用很輕蔑的眼神瞥她,甚至有人會直接說出口:“算了吧?你這個腦子不是讀書的料。”
當然,也有一些招生辦的老師非常和藹可親,詳細給她們介紹了不少專業,可一旦包小萌出示成績,對方都會搖頭拒絕。
有好多次,林朝夕都想和對方吵架,但包小萌總是拉住她。
唯獨有兩所技校熱情招待了他們。
“想讀大學沒問題啊!要永川大學還是三味大學的證?”老師拍著胸口說。
“我沒有錢,學費要貸款,平時還要打工賺生活費。“這是包小萌的回答。
然後她們就被扔出來了。
——
“可是我想試試。”
有些時候,一句話說多了,就變成了自己的信念。從早上到晚上,林朝夕不知聽包小萌說過多少遍這句話。
在一天的最後,他們來到一所師範學校外。這所學校看上去和他們之前去的破舊中專、技巧不同,它很新,門口還有一座銅像,下麵是校訓——教育創造奇跡。
師範類院校相對文化課教學水平更高,但因為有就業保障,分數線不比很多普通高中低太多。
在走進去前一刻,包小萌原本白皙的皮膚已經曬到發紅,可她到沒有任何沮喪情緒:“實在不行,我就偷偷回安寧讀那個紡織學院,求我媽再出點錢,總能進。”
“我早該發現了……”
“發現什麼啊?”
“你是金牛座。”林朝夕說。
所有星座“固執”排行榜第一,同樣也是“摳門”榜第一。
在這所師範院校,包小萌遇到一模一樣的被拒過程。
招生辦的女老師一看她的成績,直接搖頭:“對不起,我們的名額已經滿了。”
“您能不能幫個忙呢,我真的很想繼續讀書。”
“同學,你這個成績,就算我給你開後門進來,你也跟不上。”
包小萌像已經接受這個答案,吸了吸鼻子。
林朝夕很想幫忙說點什麼,但社會現狀就是這樣,大部分人可能會為你的精神感動,但並不一定會為你伸出援助之手。
“您怎樣才可以給我開個後門呢?”包小萌卻還是在問。
老師搖頭:“除非你爸爸是教育局長?”
這個回答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明確拒絕。
可包小萌還在問:“可我沒有教育局長的爸爸。”
招生辦老師有點被她逗樂:“市級、省級的領導遞條子都行。”
“我也沒有這樣的關係,還有彆的路嗎?”
“你總不至於讓我說到更大的領導吧?”
“還有彆的辦法,您可以給我開後門嗎?”包小萌還是不放棄。
林朝夕上前一步,握住包小萌的手,老師視線移了過來:“你說你們來之前已經去過很多學校了?”
“對,十四所。”林朝夕回答。
“彆的老師說什麼?”
“說讓她彆做夢了。”
“她也這麼一直求人家?”
“沒有,她纏你比較多一點。”林朝夕據實以告。
“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老師轉頭看包小萌:“金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我這裡行不通。”
“可你們校門上的校訓不是這麼說的啊!”林朝夕緩緩開口。
“我們校訓是什麼我都忘了。”那位老師笑著和辦公室另一人說。
“上麵寫著教育能創造奇跡。”林朝夕非常鄭重。
辦公室內有一秒靜默。
“什麼是奇跡啊?”老師看了眼包小萌的成績,又看了看她,“比如給她個機會,看看她能不能在一個月隻能把她的成績從230提到到我們錄取線530,如果她考試合格,我們就破格錄取她?”
心思被完全拆穿,林朝夕默然。
“你日本學園劇看多了吧?”老師反問。
“可以嗎?”包小萌卻似乎沒聽出語氣裡的反諷,像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林朝夕想拉住她,不要再說了。
可突然間,她聽到那位老師說:“可以啊。”
聲音輕描淡寫,帶著種愉快的、輕鬆的、我們就這麼定了的意思。
林朝夕猛地抬頭。
“我是真的喜歡勵誌學園劇。”那位老師咂咂嘴,像在回味什麼:“試試做那種能給人創造奇跡機會的人,感覺不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