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首發晉江文學城(2 / 2)

山海亦可平 開雲種玉 8084 字 2024-03-21

方征也記不起文獻裡是否有這個詞,但他本能覺得不是什麼好的意思。

連風繼續道:“總之,姚虞帝就把這些‘檗刃’士兵屍體埋在地底。字上又說:‘蒼梧之淵,有生死雙眼,生死之間有山名慈。死眼有怪窫窳,不死,若興波,狪鎮。檗刃困之,十載必枯。’這就是全部關於帝墳的信息了。姚虞帝並沒有說自己要埋在哪裡。”

這句話信息量比較大,也從未在文獻中出現。方征仔細捋了捋。

“蒼梧之淵,有生死雙眼。”說的是蒼梧之淵裡,有兩口眼,生眼和死眼,方征牢記的文獻資料裡,也少不得風水知識,這畢竟也和考古息息相關,雖然他並不知道現代的解釋和上古意思是否一致。

在風水上,生眼吸收日月精華,產生“生氣”,能滋養土壤,是福地,草木走獸都能生長得更好,死眼相反,是吸收“生氣”的,周遭環境會惡劣不調,人則會有災厄。正常的區域都既有生眼也有死眼,達到陰陽平衡的自然統一。但厲害的風水師會通過定位生死眼並且進行乾涉:比如找到死眼堵塞,讓生眼源源不斷釋放出“生氣”,這一片福澤就會蔓延。比如找到生眼堵塞,讓死眼繼續吸收天地靈氣,吸完山川水勢就會吸生物,所以在其上安家會流年不順。

“生死之間有山名慈。”意思是生死眼之間有一座山名叫“慈”,磁石在古代又稱為慈石,說不定就是他們剛才經過的小紫狪鎮守的那片小丘,隻是實在太矮怎能稱作“山”?方征暫時沒想明白。

“死眼有怪窫窳,”提到了死眼上麵困著名叫做“窫窳”的怪。“窫窳”讀音是“亞於”,方征想起來《山海經》中的確有這麼個怪物。野獸混合人身的外形,據傳是黃帝臣子之一。被黃帝另外兩個臣子殺害,黃帝就讓十巫複活窫窳,可是活過來後的窫窳並沒有恢複人性,還在大災難時肆意吃人,舜派大羿把它射死了,這是極凶惡的怪。

方征懷疑,和當時的大青龍一樣,在某些祟法作用下,窫窳被改造成可以安眠地底、壽命很長的可怖怪物。但舜為何要把它放在蒼梧之淵的“死眼”上,方征想不明白。

“姚虞帝懂得很多東西。”連風對方征道,“據說有張從黃帝時期流傳下來的《圖》,上麵有很多高深的知識和線條,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但是姚虞帝懂得,他除了治國理政外,所到之處,指導人們在某處種植,那裡就會豐收並變得富饒。”

方征猜測那個《圖》就是《河圖》,並且告訴了連風生死眼相關的知識,搞不好姚虞帝就是知道生死眼並加以利用,讓那些種植的地方風水變好。連風驚訝瞪大眼睛,“所以這種知識,征哥哥你也懂?!”

連風不加掩飾的震驚和崇拜之色大大取悅了方征,但他還是俱實回答,沒有飄飄然,“能找出生死眼的位置是很高深的學問,我並不會,”方征頂多看看常識的風水布局,但自然環境複雜,隻有經驗非常豐富的道行大家才能找準所有的風水眼。這姚虞帝果然是個高人啊。

連風很快反應過來,“所以把窫窳鎮在死眼上,是為了折磨它?”

方征不知道連風為什麼能產生這種邏輯,並且驚訝地發現似乎很有道理。死眼處如果困住一個怪物,當然也一樣會被汲取氣息,再厲害也折磨得奄奄一息。就算那個窫窳是不死的家夥,估計也無力興風作浪了。上古之人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對付不死之物嗎?這究竟是姚虞帝的帝王之術,還是他對天下的慈悲?

又或許,並沒有區彆。

“死眼有怪窫窳,不死。若興波,狪鎮。檗刃困之,十載必枯。”

前半句話明白了,方征繼續推測後半句話。

“若興波,狪鎮。”字麵意思倒是好理解,在窫窳還沒被死眼吸乾,想興風作浪爬出來的時候,就是狪去鎮壓它。估計狪被訓練為放電去影響磁礦山某個特定區域,那區域山石就會相應崩塌,能把窫窳壓緊在地底。

可是最後一句話意思就對不上了。“檗刃困之,十載必枯。”

檗刃指的是這些士兵被澆銅後放在上麵,方征把它理解為一種武器。舜篤定把這種銅棺壓在窫窳上麵,過十年它就能“枯”,估計就是不死之物的消亡說法。可是現在都過去六十多年了,那玩意看起來還在折騰,還想破土而出,到底為什麼?哪裡出了問題?

如果玄而又玄的“風水改變”就是磁礦的利用,這些銅棺又是金屬汙染的源頭……方征竭力思索著,在科技原理還不廣為人知的上古時代,舜掌握的“風水”和蒼梧之淵的布置,究竟本質是什麼?

方征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先確定一個不會變動的坐標,再倒推或者正推。

這個不會變動的坐標就是,舜一切的布置,是為了把不死的窫窳弄“枯”,往後推,這個結果沒有實現,那麼會有一個變數。方征先記下來。再往前推,把是用銅棺壓在上麵,附近又有磁礦區,形成風水上的“死眼”。

科學原理可以解釋的部分有,銅棺會造成重金屬汙染,在磁礦區旁邊這種汙染會被放大,效果堪比核電廠的放射性元素。

方征腦海中的邏輯線索逐漸清晰起來:

一般來說,受到重金屬和輻射汙染,是會死的,就像平台上那些人一樣。這就是“死眼”的本質。

窫窳是一種邪物,或許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所以“不死”。舜帝認為能用銅棺和磁礦區來對付窫窳,可以讓它慢慢被毒死。並且舜應該有了些經驗,做了估算,認為“死氣”(輻射和汙染)會讓窫窳在十年內“枯”。

那隻狪有放電的本性,也經過了他的訓練,確保在十年到來,這隻窫窳沒枯之前不能逃出來。狪應該也能至少能撐十年。

但是不知哪裡出了問題,過了六十多年,狪和窫窳都還活蹦亂跳的。

如果遭受了大量輻射的物種並沒有死去,方征心中漸沉,這在科學上有第二個可能,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雖然概率非常小,但現代那麼多次核泄漏已經證實發生過的——

輻射會造成基因突變。而且隻有基因突變,才能活那麼多年。而且搞不好狪的六隻腳就是輻射的結果。

怪物窫窳直接被壓在銅棺群的下麵,輻射近在咫尺卻沒死,說不定它和靈狪都基因突變了。

兩隻物種都基因突變,概率真的太小,但確確實實發生了。方征一時間心頭滋味複雜。

平台上那麼多人卻死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不過,方征胡思亂想著。平台上那群人,再過幾十年,沒被輻射汙染死的,搞不好也會出點基因突變的家夥。

或許,姚虞帝在用磁礦區的布置來製生死眼的時候,隻了解輻射和重金屬汙染會致死的事情,並不了解基因突變的知識。雖然成功困住了窫窳,但沒料到六十年後它居然還沒“枯”。

平台上的麵具軍的到來,是因為這個地方必須要有人看守。舜挑中他們,是因為他們供奉的“五穀”裡有抵抗輻射的良藥。

雖然他們會遭受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輻射。但是舜以為,十年就可以終結。風水上講的是,死眼上鎮壓的東西不在了,死眼也會隨之潰散。到那個時候,麵具軍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害。

他並不知道,這裡一直在輻射和重金屬汙染。六十年都未停止。而且這怪物居然一直死不掉。幸好看守它的靈狪也基因突變了。

靈狪一直重複著當初的訓練,如果那個怪物想掙脫出來,就用放電乾涉磁礦區,引導更多山石壓緊它。

它們就這樣日複一日地鬥爭了六十餘年,在這寒古黑暗的地下深淵中,並不知道當初布置這一切的人以為它們的命運已經終結。就像被丟棄的機器人,電池本該早已乾枯,殊不知意外獲得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永動能源,還在汲井輪般荒涼的活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