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莫雲霏來,韓方甚至都沒有功夫跟莫雲霏坐坐,說些什麼,謝掌櫃替自家東家說聲抱歉,解釋了一下原因。
莫雲霏笑著擺擺手:“沒關係!我知道你家少東家很忙!”
“這是這一次的賬本,您請過目,還有這是收益!”謝掌櫃的道。
莫雲霏也沒客氣的掀開看,然後看了一下謝掌櫃給的銀票,這一次的銀票數額比上一次多了兩倍不止,因為這是第二部跟第三部的銷售,還有一些是第一部的銷售額;總共是四千三百二十八兩。
拿了錢,莫雲霏就不客氣的走了,帶著紀坤再次到處走一走,逛一逛,天氣轉冷,雖然說家裡的羽絨一直都有在收藏,但現在這樣的天氣看完全用不上羽絨,所以還是要買些棉花做新衣裳的。
說起來,莫雲霏真的覺得自家需要增加幾個人了,一個廚娘,專門給家裡做飯的,不然隨著家裡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莫大河書讀得深,蘇三妹總不能不出門交際,也不能跟不上莫大河的步伐,再不讀點書可不行!
蘇三妹又要管理莊子,又要洗衣、做飯、照顧家裡人,哪裡有時間去讀書?
現在家裡也不是沒有那個條件讓蘇三妹輕鬆一些,所以莫雲霏覺得廚娘必須要有。
除了廚娘,還要有個粗使婆子,專門打掃衛生做清潔的,再來一個繡娘,負責商給家裡人做衣服的,現在抄著金庸大佬的作品,莫雲霏有些想現代跟父母了,而且家裡明明有錢了,沒有必要過的苦哈哈的,對這個時代的一些衣裳,雖然古風韻味十足,但是搭配什麼的,基本上就那麼點套路,沒什麼新意。
要是以前沒掙錢也就算了,主要是儘管家裡有兩萬兩的存款,但對於經曆過饑寒交迫以後,莫家二房的人總有一種危機感,尤其是當掙的錢隻進不出的時候,那是時時刻刻的憂傷著啥時候錢就花光了,哪裡有什麼心思想著怎麼花錢享受生活?
而現在家裡掙錢了,前段時間秋收了以後,家裡的賬本她算了算,收益還可以,扣去給莊戶的,剩下的光是用來銷售的蔬菜、瓜果包括賣的雞鴨鵝,以及蛋類,大豆這類的穀類,總共在兩百兩左右,還不算沒有賣的豬,家裡的豬也能賣個二三十兩。
雖然說扣除掉購買的農具,種子,還有蓋房子的各種花銷以後,今年沒有盈利半文錢,但這隻是第一年,屬於有出有進,明年算這些就是進的多,出的少了。
再加上莫雲霏寫了,一拿就是一千多兩,而且看這樣子,第二次是第一次的三倍多,以後的生意會越來越好,買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而她還有好多沒寫的呢,有錢就是底氣啊。
所以莫雲霏有底氣想要一個繡娘,把自己跟家人打扮的每每的,還要有一個小廝,專門負責跟莫大河、莫小遲他們的,比如說他們在書院裡不方便,就可以有個小廝幫忙跑個腿什麼的,至於說給家裡一個書童,莫雲霏就沒這個想法了。
她可以改變家裡的生活質量,但是卻沒想過去享受這個階級帶來的一些過於驕奢的享受,享受不起,也不是什麼好事,她的理念還是跟現代的理念符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般想著,莫雲霏也沒多想,就帶著紀坤往據說有人口買賣的人口市場而去,那裡有賣牛羊,也有賣各種動物,還有就是賣奴仆的,這裡有幾大牙行把持著,牙行賣的仆人一般來路比較正,同時也有一些散戶的,屬於民間組織,就靠自己一個人撐著,還有一些想要賣身的百姓,若是覺得牙人賺了中間價,又擔心身不由己,或者是不能自己挑主人,也會來這邊獨自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