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麵說,一麵已是朝前信步而行,果然路上買賣吆喝聲不停,人流如織,貨賣的小攤小鋪也密密麻麻。
她尋了幾個賣米麵油糧,布簪碗簍的問價,複又問了那小卒,果然此時物價比起去年隻貴了不到一成,縱然略有升高,卻也不算厲害。
再往前去坊子當中看人聽戲,無論房中棚外都是人,喝彩聲轟天一般,若非大道上時不時有兵卒奔馬而過,半點也看不出來這是正處戰地的一處州城。
鄭氏隻要有戲聽,有雜耍看,臉上的笑就生了出來,連忙尋了張交椅坐下,這便隨著戲中人物或哭或笑,十分投入。
沈念禾卻不是來聽戲的,隻一同坐了片刻便找了個理由起身讓到門外。
為了不擋著眾人進進出出,她一出得門就躲到角落處,四處環顧,正要中找個坊中人來問話,當此之時,裡頭不知唱到什麼,掌聲震天,經久不息。
沈念禾被吵得腦子疼,忙以手掩耳,側身略站,好容易等到喝彩聲漸歇,正要轉得回來,卻是忽然聽得有人用回紇語道:“我從前聽先生同可汗說過,中原人以皇帝為尊,皇帝說一句話,天下人人都要聽從,既如此,有什麼事情直接去找大魏皇帝就是,做什麼還要來翔慶尋那個郭保吉?”
邊上有個人就回他道:“皇帝在大魏雖然是萬人之上,可中原人還有一句話,叫做‘強龍不壓地頭蛇’,翔慶軍與我們相接,大魏天子遠在京城,用一句漢話,是為‘鞭長莫及’。”
先前那人又道:“可要是郭保吉同意了,最後大魏皇帝不肯答應,豈不是白費功夫?”
“郭保吉是個信人,他既然允諾了就會做到,此人掌兵數十年,還沒有出現過言出不行的,況且上回可汗不是接了線報,說那郭保吉有自立之心,當真如此,倒也不失為一樁好事,此時不過是個翔慶軍土皇帝,以後成了真管事,中原人蠢得很,最要臉麵,寧可吃虧,也不願丟臉的。”
“要是大魏皇帝派兵過來……”
“大魏一朝,又有幾個人能打得過郭保吉?況且此一門在軍中百多年,根深蒂固,郭保吉又有威信,若是兩邊對壘,未必對麵不會繳械投降。”
兩人語速極快,不知是不是以為此處無人能聽得懂回紇語,話說得很是直接。
沈念禾聽得他們說的是回紇語時就覺得十分奇怪,此時抬頭一看,隻見七八步開外,一人鼻梁高挺,眼窩深陷,臉型瘦長,隻一眼就能辨認出來乃是回紇人,再看其人身邊,卻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文士,無論相貌、衣著、舉止,俱是大魏人模樣。
兩人一麵走,一麵說,也不在此處停留,眼見就要進得後坊,然而剛到門邊,那高鼻深眼的青年男子把頭一偏,正正看到站在一旁的沈念禾。
他腳下一頓,竟是就此站住,直到邊上那中年書生將其拉了拉才反應過來似的,上前兩步,本想要說話,門口處隻聽得一陣嘈雜聲,卻是又來了幾個回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