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文章(2 / 2)

盛芳 須彌普普 3431 字 2024-03-24

而裴繼安的做法,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敲敲打打,塗漆繪彩,或推牆或建牆,最後出來的東西雖然比不得傅令明的房子蓋得漂亮,卻也另有一種格調,最重要的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任舊是郭向北從前蓋的房子改造,隻是順眼了不知多少。

郭向北一下子就來了精神。

他肯為一個題目翻來覆去寫上五六遍,除卻被先生強逼著,肯定也是想做好的,隻是力有未逮而已。

郭向北腹中所學不多,見得題目,分析得自然簡單,如傅令明之流,一眼就能看到第三重、第四重,可他隻能想到第一重,等到撰寫出來,因文筆不好,甚至連第一重含義都未必能全數表達出來,若是有一百的才華,憑他文筆,最多也就能發揮出三十,更何況不過十的才華,自然就隻剩二三了。

可要是按著裴繼安所提的問題,雖然對方並沒有把一二三四全數都標了出來,可由其提議牽引著,郭向北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更多的表述方法同文體結構,甚至覺得這是自己想出來的,裴繼安隻是略點了一點而已。

郭向北再往後翻看,卻又見得另一張紙頁,字跡截然不同,古樸中又帶著三分秀雅。

他很快認出這是沈念禾的手筆,本隻打算掃一眼,誰知少少一頁紙,卻足足花了兩盞茶功夫才讀完。

與裴繼安跟傅令明不同,沈念禾寫得十分簡單,通篇隻敘述了幾件事,或是從前修圩田時發生的,或是郭保吉曾經經曆的,有兩件郭向北都知道得十分清楚,另有三件,他甚至就是當事人。

沈念禾將事情複述一回,又問他為什麼不將這幾樁插入文中,作為佐證。

郭向北原本擬寫文章時,隻會乾巴巴敘述,偶爾用典,都還是些被用爛的。他也常常覺得奇怪,為什麼同樣的題目,旁人就能寫得那般文辭飛揚,典故、辭藻,信手拈來,到了他自己,明明也學過,偏偏落筆時就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眼下見得沈念禾所寫,又教他如何以身邊事為例證,郭向北忽然就有點悟了。

讀了十幾年的書,他既然還是不會用好典故,想來也不太可能再一蹴而就了,可是作為郭保吉的兒子,跟著四處奔波,自家的見識不可謂不多,哪怕文筆不好,將所見、所識平鋪直述出來,多少也是有內容的,不至於乾乾巴巴。

他得了提點,當真文思湧泉,運筆如飛,花了大半個時辰,把原來的稿子又刪又改。

等到重新寫完,回頭一看,果然雖是立意不變,因其中詮釋方法不同,事例滿滿,倒是顯得內容豐富立體了不知多少倍,變得有模有樣起來。

往日寫文章,郭向北從來都是恨不得把筆杆子給咬爛,兩三日才能憋出一篇來,從未像今次這般流暢。

再看自己所做,居然越看越覺得寫得好,甚至生出了一股子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覺得作文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其實真正寫好了,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嘛!

次日一早,郭向北就帶著自己新寫就的文章回了國子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