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分辨(2 / 2)

盛芳 須彌普普 3326 字 2024-03-21

沈念禾也不緊張,隻道:“不瞞先生,我家中從前有些收藏,因緣際會,自小也見過不少燕太宗手書、畫作,此次雖是隔著屏風,不曾見到那畫作模樣,可聽那人口中所說,已是能斷定那《歲寒三友圖》同《百壽圖》多半是假……”

聽得她這樣說,那許先生頓時笑了起來,道:“小姑娘倒是好心,隻是李附傳世的書畫本來就少,世間多有仿造,我帶得人在身邊,他們幾個都是有過鑽研的,如果見得不對,不會受這個騙。”

又饒有興致地問道:“你是哪一家的?”

沈念禾隻作未聞,道:“不怕許先生笑話,家中長輩曾經說過,辨認古書、古畫,不怕半點不知,就怕有過鑽研,我看那幾個賣畫的說得很有幾分真,多半是特地下過大力氣的,最好哄行家,越是鑽研琢磨,怕是越容易上當。”

她頓了頓,道:“先生且想,那燕太祖誇得好聽些,是武將出身,說得直白了,其實是白身投軍,他少時字也不識得幾個大的,連私印都沒有兩個,喜歡藏、買的除卻神兵利器,何時有過書畫?”

“況且燕太宗十七歲時,其父燕太祖正值六十大壽,才在邊關贏了打仗,得了朝廷封賞,沒能來得及回朝——哪有兒子在這當口,又是千裡之外,畫什麼《歲寒三友圖》給不喜書畫的父親祝壽的?這壽禮是否有些不合適?若說給其母祝壽還可能些,姚皇後是秀才之女,比太祖皇帝多認得幾個字,多看過幾幅畫,不過史載她隻愛養些花花草草,對書畫也不感興趣……”

沈念禾說完背景,又說細節,道:“況且我聽方才那人說畫作上有李附的小印,其形瘦長,右上角缺了一個小口,乃是因為他十六歲時與人口角,不小心將印摔破是以才有缺處,這話全是唬人的——那李附的小印右上角並非砸出的缺口,而是一塊印石被依勢切成了兩半,做了兩方印,那‘附’字上最右邊的一橫上頭還有一道裂痕,是以橫得不平,還有點向下走……”

她數了幾處地方出來,又道:“先生可以回去查一查,看我所說是真是假,如若能應得上,那才當是李附畫作。”

那許先生挑了挑眉,站在原地看了沈念禾一眼,卻不著急應,而是笑道:“你這是從哪裡聽來的話?”

沈念禾想也不想,便道:“家中長輩同我說的,許先生若是能尋得來一兩副真跡對著看,就知道我所言不虛了。”

她也不再多說,再行了一禮,又道了謝,這才同裴繼安一同走了。

兩人在此處站了許久,雖是躲在簷下,外頭風大雪大的,還是吹得人通身發寒。

沈念禾見得外頭那雪越下越大,隻覺得一時半會難停,便同裴繼安道:“三哥,這風雪太大,天色也晚了,怕是路上耽擱久了不太好,嬸娘在家中也要擔心,不若咱們改日有機會再出來罷?”

裴繼安隻得應道:“也隻好如此了。”

語畢,他也不回包間,而是徑直去一樓結了賬,又重新取了馬車,帶著沈念禾回驛站不提。

兩人沒有多做停留,自然不知道自己才離開清景樓沒多久,那許先生的從人便去得隔壁的包房找尋,又去尋了小二,問了他們來曆半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