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嘞!”石頭清脆的答應一聲,飛快的跑遠了。
石頭,八歲,小桃大哥的兒子。
“奶奶,我來拿吧!”連禾苗伸手要去接過奶奶手中的旅行袋。
奶奶拒絕道:“我來拿吧,你一路辛苦了。放心,你奶奶我身子骨還行,彆看我六十歲了,農忙的時候,我還會下地乾活呢!家裡的活,我也乾的不少,總不能讓小輩在地裡辛苦一天了,回到家裡還沒口熱飯吃!”
連禾苗心裡有點酸酸的。
這農村的老人,還真的十分的操勞,基本上是在去世之前,隻要身體還可以,都沒有幾個人可以什麼都不乾。遇上兒女不孝的人家,七十歲的老人,還有人當壯勞力在用。
什麼保養,根本就沒有的事。
這也難怪,鄉下的人要比城裡的人老的快。
不少鄉下的人去城裡的時候,看上去五十來歲的人,叫城裡四十多的人叫大哥大姐,被城裡人怒懟。這就是誤會了。因為,許多時候,那看上去有五十歲的鄉下人,其實實際年齡,不過才三十多歲。
如此,人家不叫你大哥大姐,莫非還喊你弟弟妹妹啊?
連禾苗在十來歲的時候,就聽說過好幾次這樣的誤會,雙方都沒錯。錯的,是艱辛的生活,對鄉下人的摧殘。背朝黃土,麵朝天,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好生活畫卷,隻適合有錢的人。不然的話,缺吃少喝的,餓的頭暈眼花,再好的美景,也是枉然。
六十歲的小桃的奶奶,看上去,其實就跟七十多歲的城裡老人家差不多。而且,麵黃肌瘦的。所幸,旅行袋裡裝的不過是幾件衣服,一點零食,一點也不重。
連禾苗就沒有跟奶奶爭。
從村口到小桃家,二人慢騰騰的,走了得有十五分鐘。
好些人,早已等候了有幾分鐘了。
小桃的爹娘、爺爺、幾個侄兒侄女。
沒有來的,也就是幾個哥哥嫂嫂,看來應該是在地裡掙工分。全家都跑來,隊長估計也不會允許。
還有幾個人,不知道是看熱鬨的,還是村乾部。
“禾苗,長大了,長成了這麼漂亮的大姑娘了!”
小桃娘連忙幫禾苗把背簍卸下,熱情的拉著禾苗的手:“進屋去,大娘泡了薄荷茶,天氣怪熱的,一路上很辛苦吧?”
小桃的奶奶已經吩咐石頭:“去,叫你小桃姑姑回來,跟她說你禾苗姑姑回來了!讓她請幾天假,好好陪一下你禾苗姑姑!”
“是,太奶奶!”小石頭乖巧的應了一聲,轉身就要往外跑。
“石頭,等一下。”連禾苗連忙拉住他,伸手從挎包裡掏出一把水果硬糖:“拿去吃,不用太著急,不要抄小路,要注意安全!”
小桃嫁到附近的村子裡去了,跟白樺溝隔了一座山,有可以供驢車走的大路,也有兩條崎嶇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