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第兩百七十四章清穿文世界34(2 / 2)

而蓮香甚至已經成為了京城花賢銀行的行長,就隻有荷香,無論怎麼說,都不願意離開。

她不是不能獨當一麵,也不是沒跟著學習。

這些年,作為洛霜的副手,她做得很好,在洛霜沒空的時候,都能處理好出現的問題,可就是不願意離開。

“我小時候就發誓,要一輩子跟著格格。”每次提到這個話題,荷香都這麼回答。

洛霜實在無奈,“那你不嫁人嗎?先前那個劉大人,想要求娶你,你也不肯答應,你是沒看上,還是真的不打算結婚?”

劉大人是第一大學出來的,畢業後就授予了六品官,妥妥的青年才俊。

荷香撇撇嘴,“他哪裡是看上了我,他是覺得福晉您重視我,想要借著我巴結上王爺呢。”

這也不算錯,隻要人品沒瑕疵,這年頭這種事多了去了,反倒是像蓮香那樣,找一個真正不慕名利的是少數。

蓮香兩年前出嫁,嫁的是一個江南的學子。

這學子癡迷書畫,本人學習的天賦極高,但他就是不願意去科舉,家裡逼迫得多了,就離家出走,一個人跑出去感悟山水了。

家裡一氣之下,就斷了他的金錢來源,逼得他不得不邊賣字畫,邊遊山玩水。

有一次,他運氣不好,剛把畫好的字畫擺出來,就遇到了大雨,那場雨又快又急,直接毀了他四分之三的畫。

學子搶救畫時,突然看到雨水暈染後的效果,似乎更加朦朧具有美感,一時間竟然癡了。

之後他竟然把搶救回來的畫,又一幅幅攤在雨下,讓它們在雨水的打濕下,暈染出不一樣的色彩。

這學子就這麼在雨中呆呆地看畫,而這一幕,正好被對麵客棧上的蓮香看見了,覺得這呆子腦子有點問題。

之後,蓮香處理完了當地銀行的事,就離開這裡,打算回京。

在郊外的路上,再一次碰到了這學子,餓暈了。

蓮香讓人上前詢問,知道他是江南人,他的母親還是銀行的大客戶呢。

那是一位皇商家的小姐,帶著所有的家產嫁給了他的父親,婚後那些嫁妝也握在她手裡,在銀行開起來後,就直接存進了銀行。

好像是說,她兒子不爭氣,隻會花錢,而她身體也差了,怕自己兒子花光了她的財產,最後落魄到去討飯,於是乾脆存了,讓兒子靠利息過活。

她可是整整存了三百多萬兩,而且一存就是三十年,可不是大客戶嘛。

沒想到今天居然見到了她所謂的傻兒子,確實有點傻哈!

學子醒來後,直接對蓮香一見鐘情了,然後畫了一百多幅畫,來傳達愛意。

蓮香從小就有心機,跟在洛霜身邊,從鈕鈷祿府,到睿親王府,到宮裡,最後成為了花賢銀行的行長,多複雜的人心都見識過,就是沒見過這樣的。

她有點心動,於是和學子的母親見了一麵,母親知道蓮香居然願意嫁給她的傻兒子,那簡直是樂得合不攏嘴。

她這個兒子,是真的養廢了,除了書畫,什麼都不懂。

她之前拿錢逼迫他上進,你好歹考個舉人功名啊,也不至於餓死,對吧。

結果功名沒著落,騙來一個厲害的娘子,那也行吧,反正蓮香這麼厲害,有她在,也不怕自己兒子餓死了。

於是她乾脆利索地就把自己名下的那三百多萬兩,轉移到了蓮香名下。

而蓮香,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而這人心思純粹,還不用擔心他想要通過自己,攀上睿親王府,再好沒有了。

荷香彆不是看蓮香過得美滿,就羨慕這樣的吧?

荷香嘴角抽抽,“福晉,您想多了,我就是沒想過嫁人,嫁人有什麼好的,有那時間,我還不如幫助您照顧小主子呢。”

洛霜看看自己的肚子,一個月前,她查出了懷孕,頓時受到了宮裡和暢春園的全方位關注,“我的孩子還用得上你?”

這是實話,宮裡給的,暢春園賞的,衛其軒找來的,這個小家夥才一個月,就已經有好幾十人照顧了。

“那我也要跟在福晉身邊,當福晉的副手。”荷香說道。

洛霜看她是真的不想嫁人,隻好道,“那隨便你吧,以後要是有喜歡的,就告訴我,我風風光光送你出嫁。”

荷香可有可無啊了一聲,隨即抱起賬本,“福晉,王爺在前麵等您,我先走了。”

洛霜點點頭,整理了一下衣服,去前院找衛其軒。

這裡是睿親王府,他們每月回來幾天,為的是處理府上的大小事,剩下的時間,一般住在阿哥所,一般住在圓明園。

現在事情處理完了,差不多該回暢春園了。

洛霜過去的時候,衛其軒正在聽官員們彙報。

自從他十二歲後,雍正就效仿太子輔臣,給衛其軒組建了一個小朝廷。

現在他就是聽這些人講,關於大清各地官員的調查結果。

這個小朝廷原本按照雍正的意思,是讓他正式接觸和處理政務。

然後衛其軒直接把他們變成了巡查禦史,專門監控調查百官的,看他們有沒有貪汙受賄,有沒有瀆職怠職,或者拉幫結派,侵占功勞等等。

這些人是經過衛其軒專業培養的,在調查一事上,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隨著這兩年的曆練,也有了一定的經驗。

兩年間,他們已經查出了十三位貪官,四位隻拿俸祿不辦事的官,以及三位沒用的,被手下架空的官員。

而有些明明有才乾,也有業績,卻被人排擠的官,他們也發現了幾個。

他們的能力讓雍正都為之側目,並暗搓搓截下了幾個人,派到了刑部去。

現在就是幾個回京的官員,和衛其軒說起一些地方官員的亂象。

衛其軒見洛霜過後,就點點頭,“你們整理好,呈給皇阿瑪,皇阿瑪一向厭惡這些,肯定會嚴懲不貸。做得不錯,繼續努力。”

聽到睿親王的誇獎,就連最沉穩的烏雅大人都忍不住激動,“睿親王您放心,我們就是朝廷的眼睛,一定會把那些蛀蟲都抓出來!”

衛其軒頷首讚同,然後毫不猶豫地把人趕走了。

他笑著上前拉住洛霜的手,“忙完了?”

“嗯,完了,我們現在就走嗎?九阿哥快回來了吧?”

這些年,九阿哥一直飄在海上,五年隻回來過一次,這次回來不僅是為了商業上的事,還有國事。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已經和不少國家建交。

這些國家在今年派出了使臣,漂洋過海來到大清,打算和大清達成合作。

所謂遠交近攻,歐洲離得太遠,大清手暫時伸不過去,那不如就和對方合作,國家層麵的貿易,每一筆都是巨大的利益。

而這一次,九阿哥整整帶來了十三個國家,這些都是在歐洲大陸上,實力比較雄厚的國家。

所以這次九阿哥的回歸將是曆史性的。

為了迎接這一盛舉,直親王和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已經提前掃清了沿海的各種勢力,包括海盜,倭寇在內的一切不利因素,都成為了水師手下的亡魂。

與此同時,他們還派兵占領了琉球和馬六甲海峽。

琉球是前年就打下來的,那裡已經成為了九阿哥的地盤,而馬六甲剛剛占領,經營好還需要時間,但迎接這支遠道而來的船隊,是完全沒問題的。

之後,他們又在天津興建了最大的碼頭,這裡離京城最近。

以往是不會在這裡建這麼大的碼頭的,因為不安全,要是有人開船從這裡突襲,很容易威脅到京畿的安全。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的大炮已經研究出來了,這大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射程遠,威力巨大。

在天津的碼頭就安裝了三十門這樣的大炮,一旦有人靠近,轉瞬就會炸成黑灰。

水師的船上也是安裝了這個,才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接連拿下琉球和馬六甲兩地。

對方的船都不能靠近,就能被大炮摧毀,所以也就不用擔心在天津大開國門後,會有危險了。

所以天津的港口非常大,可以停靠數百艘大船,還是那種可以遠洋的船。

這次九阿哥回來,就是直接從天津等案的,而不是可以前一樣,從廣州和廈門上岸,然後走水路或者陸路回京,耗時非常久。

直接乘海船的話,隻需要半個月時間,就可以抵達天津。

這次的迎接是國事,肯定是要在紫禁城進行的,到時就連康熙都要出麵,可在這之前,九阿哥安排好這各國的使臣後,會先去暢春園。

那是老爺子呆的地方,兒子回來了,應該先去請安。

而且,和他一同回來的,還有直親王,十三,十四,他們會在馬六甲彙合,然後一起乘海船回來。

既然四個兄弟都要回來,那索性都叫回來聚聚吧,也好讓康熙老爺子高興高興。

於是雍正就下令,命其他兄弟也回京城。

老三年初去了西北,為的是那邊教育的推行問題。

西北地廣人稀,學校不好建,建了學生還要走很遠的路才能上學,而且當地的經濟相對落後,百姓填飽肚子都難,更彆說讓孩子去上學了。

老三親自去了,是想著解決這件事。

老五管理武器營,原本是放在京郊,可這不是有些原料,京城附近沒有嘛,大老遠運來,耗時又耗力,生產好了就要運到南邊去。

那不如就在離廣州和廈門不遠的地方,也建立一座研究所和兵工廠,專門研究和生產武器。

南方有了,北邊也不能說,這五年因為羊毛需求增大,草原上都養起了羊,日子越過越好,也漸漸少起兵戈了。

然而但是,事情總有兩麵性,在他們馴服了蒙古後,更北邊的毛子,就成為了他們的心腹大患。

毛子的日子也不好過,橫跨亞歐大陸,但他們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容易。

原先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是戰鬥民族,和毛子不相上下,能打個你來我往。

可自從羊毛能帶來大筆利潤後,蒙古人就喜歡靠近大清這邊的草原生活,更北邊就少了屏障。

於是大清不得不派兵駐紮,防止毛子長驅直入,劫掠蒙古人。

這都是大清的羊毛袋子,未來也會是直親王的地盤,在直親王為大清,為兄弟們打地盤的時候,怎麼也要保障他未來的子民安全。

所以北邊不僅要派兵,還要配備火力更猛的武器,把他們一下子打怕,順便威懾他們。

老五很忙,忙著從南到北,從北到南,幾次過家門而不入。

所以他即便還在大清的土地上,也沒比老九好多少,這五年,隻回京了一次,還是為了向衛其軒討教更多的研究方向的。

接著是老七,他的任務是培育良種,這工作和老八一樣,得天南海北的跑,他們到不用一年到頭都不在,春天去一趟,查看播種情況,秋天再去一趟,檢查試驗效果,防止有人虛報。

但他們也沒停下裡過,冬天就會京,陪著老爺子過完年,春節過後,又要再一次出發。中途回來了,呆幾天就又要離開。

老八比老七更忙,因為他還有一個興修水利的任務,這是一個大工程,不至於要他全程參與,但沒一處修建,都需要他親自把關,所以前期的工作,他得做。那去當地實地考察,就不可避免的,甚至上山下河,都不再少數。

有一次,為了找尋水流的源頭,他在山裡整整待了半年,出來後幾乎成為了一個野人。

這是溫潤如玉的老八啊,居然成了這幅糙漢子模樣,康熙看了都忍不住心痛。

不過他的努力是有成功的,解決了沿岸幾十萬百姓的喝水問題,灌溉問題,利在當下,公在千秋。

雍正當即就下旨,封他為鐵帽子王,外號‘八賢王’。

而他的事跡,也通過官方報紙,傳遍了大清每一寸土地。

讓人知道,皇家有一個大公無私的地位,有一個帶回來良種的九王爺,有一個興建學校養老院的三王爺,還有一個一心為民,修建各種水利的八賢王。

他們何其有幸,生在了這樣的大清,大清又何其有幸,有這麼多厲害且心懷天下的王爺們。

作為這些王爺們的父親,前任皇帝現任太上皇的康熙,是如此的厲害,竟然培養出一批如此優秀的兒子們。

於是第一次的,康熙的教育理論在整個大清出了名,甚至波及到了周邊的地區。

報紙上更是大書特書,說康熙太上皇有多麼的優秀,培養兒子又多麼的兢兢業業,而這些皇子們又是多麼的努力。

三更起,兩更息,每天睡眠的時間不足兩個時辰,小時候為了讀書,為了成才,現在是為了公務,為了給百姓們謀福祉。

一個皇子阿哥都這麼努力,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卷,使勁的卷起來!

我們可以不睡,我們努力學習,我們要向皇上和王爺們看齊!

在老八不知道的時候,他就已經成為了千古卷王,伴隨著他八賢王的名號流傳下去的,就是他的卷王之名。

在後世,學生們一個個咬牙切齒,把八賢王恨上了天,可等到他們畢業了,成為了家長,又覺得卷王是如此的好用,繼續拿來激烈自己的孩子。

而他們想要效仿康熙,可惜,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八賢王!

其實和他一樣卷的,還有十二阿哥,在追討回所有的欠款之後,他就被雍正委以重任。

做什麼呢?挖礦!

沒錯,他就是被派去挖礦了,嚴格來說,是去找礦了。

生產各種軍械和民用設備,怎麼能沒有礦呢,為了防止某些人找到後,偷偷瞞下自己開采,就必須派信得過的人去監督。

而這人,選了十二,順便他還帶上了一個副手,是十五阿哥。

老十二或許私心重,但他心機深沉,沒幾個人是他的對手。而十五是另外一個性格,本人大大咧咧,但公心大,並且對衛其軒忠心耿耿。

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就特彆喜歡衛其軒,很聽衛其軒的話,讓乾什麼就乾什麼。

讓這樣的人配合十二阿哥,兩人互相牽製,也互相合作,這些年在衛其軒的指導下,找到了許多有用的礦山。

可也真因為此,他們回京城的時間更少。

十五是找到了就想走,可十二不,他非得親自確定礦場量,不給任何人鑽空子的機會。

所以整整五年,他一次都沒有回過京,需要稟報的,不是上折子,就是讓十五回京稟告。

這是個狠人,可惜報紙沒給宣傳,不然八賢王哪裡會成為卷王,這名號妥妥是為十二準備的。

可誰讓雍正看老八不順眼呢,對不對?

不因為什麼,就是覺得不順眼,所以老八成了卷王。

成了後世被人從小學罵道大學的存在,完了繼承給兒子女兒,繼續罵的人物。

可謂是一生賢明,一身罵名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