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大餡兒包子(1 / 2)

回鄉做食神 救火匠 4624 字 2024-03-21

海貨是個籠統說法,比海鮮更寬廣,這類小販靈活,什麼好賣弄什麼,並不固定。

這樣做呢風險小,卻很難做大,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難說對錯。

林楊過去扒頭一瞅,嘿,心動了,是毛蚶,學名也叫麻蛤,看上去挺肥實,就問,“怎麼賣的?”

“十塊錢三斤,就這些了,您包圓了,我給你算便宜點。”

林楊盤算了下,也行,不過他又蹲下上手挑起幾個仔細查看,沒問題,“行,給我秤了吧。”

還有十一斤,小販還挺大方,估計也是看林楊痛快,直接算三十塊。

提著毛蚶,林楊跟黃阿姨又買了韭菜和五花肉,走回去的路上,黃阿姨問他,“你打算煮著吃?”

林楊笑著說,“您肯定是沒吃過,用毛蚶做餡兒,甭提多好吃了!”

論做飯本事,黃老太太就服林楊,她已經開始期待了。

快到家門口時,黃阿姨突然嘴不利索的說,“小林啊,阿姨就那麼一問,你彆多想,昨天那頓飯你收了多少錢呐?不方便就當我沒問。”

林楊略微琢磨了下,老太太想起自家事兒了,故作大方的說,“沒什麼不能說的,我姐夫的朋友,也不好多要,就收了一萬。”

“啊?”,黃老太太愣住,腳下不免一頓,她絕對沒有猜到是這麼個消息,說被震撼了挺合適。

昨天晚上,她尋思了半天,給她兒媳婦打電話問了問,知道是一萬後,很吃驚,心中難免多想。

林楊早就在觀察,也跟著停了下來,“您這是……?”

“哦,沒事,咱趕緊回去,我還要跟你學一手。”

和麵這事要提前做,林楊用的麵是村裡人自己磨的,好處是放心,沒有亂七八糟的添加劑,不好的就是不夠有勁,得使勁的揉麵,是把子力氣活,也就是現在,林楊不在話下,以前他可沒這個能耐。

毛蚶不能用熟的進餡兒,怎麼撬開是個技術活兒。

黃阿姨看著林楊抄起一把刀,用刀背插進毛蚶連接處,那裡有兩個凸起,略使勁兒,哢啦一聲,等於是從毛蚶背後撬開,直接取肉。

“哎喲,還真是跟小林長本事!”,黃阿姨試過後,不禁開心起來,“你忙彆的,這個我來。”

林楊笑著囑咐,“你可小心,彆剌了手。”

“看你說的,我都這歲數了,還能跟小孩子似的?”

“得嘞,聽您的。”

林楊還要準備彆的,比如魚湯。

那條鯽魚再不收拾就要歸扔了,即使現在做,也有些晚了,所以,林楊決定挽救那條大鯽魚,怎麼也是曾老頭親自釣上來的,吃的不是魚,是成就!

拾掇魚,宰,刮鱗,清洗,林楊做起來毫不費力。

今天他做魚湯的重點是羊肉,準確部位是羊肋排的肉。

魚用油煎過,加水熬煮,另起鍋讓大塊羊肉焯水,去除血水,然後把肉加入魚鍋一起熬,此刻加上幾片生薑,白胡椒,黃酒,少許鹽,再有就是時間。

黃阿姨都看在眼裡,不由的想,這還能叫魚湯嗎?林楊的菜完全超出了她的認知範圍。

不光如此,她又看到林楊再起鍋開始煮五花肉,鍋裡除了薑片,黃酒,還打了個蔥結扔裡。

忙活完,林楊顧不上額頭上的汗水,又開始摘韭菜,麻利的讓人覺得瘋狂,若胖子在,沒準兒就喊一嗓子,‘葵花點穴手!’

那叫一個真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