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忍不住想,陛下如果可以早些駕崩就好了。
今夜,天幕又出現了。武後對天幕是又愛又恨,愛它所講的一切,恨它出現的不是時候,若在陛下死後出現,她求之不得。
聽到天幕今晚講述的內容後,武後緩緩鬆了一口氣,還好!
她甚至在心裡念叨:多嗑嗑,她一點都不介意!最好多說一些她對陛下的愛,勾起陛下對她的感情。
漢武帝時期
雖然叫法不同,但並不難理解,太子側妃應該是相當於太子良娣一樣的側室。太子良娣雖不及太子妃尊貴,但是一個小宮女能當上太子良娣已經很榮耀了好吧!
居然放著太子良娣不當!
劉徹表示看不懂,真的看不懂。嗑CP真有這麼重要,連婚姻大事都可以不考慮的嗎?
而且既然會油印機、報紙、棉花這些東西,完全可以獻給皇帝,至少能得個爵位吧?獻給皇後有什麼用啊,混成心腹又如何,宮女的身份不還是隻能當側室,當不了正妃。
要是有個爵位傍身,那封正妃不就名正言順嗎?
這個CP粉怕不是腦子有問題。
不過這樣的CP粉要是來他們大漢就好了,他不介意她腦子有問題。
【太平公主真的很可惜,李賢也挺可惜的,李治和女皇的六個孩子,除了早夭的安定公主,就李賢和太平公主沒當皇帝。
這要是太平當上皇帝,給哥哥李賢也追封一個皇帝,一家子全是皇帝,整整齊齊的多好。】
武則天:“……”
李治:“……”
李賢/李顯/李旦/太平公主:“……”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差點一口血噴了出來。
“快扶一下朕,朕頭暈。”
大秦
秦始皇目光一滯,整個人都恍惚了。
他知道他開創的皇帝製度在後世不值錢,但沒想到可以這麼不值錢。一對夫妻五個孩子總共就七個人,就有五個人當了皇帝!
秦始皇:%@&*&&
你當皇位是大白菜呢!
漢武帝時期
劉徹再次瞪大眼睛,隨後狂笑,“哈哈哈……這個大唐太有意思了!”這情況可太像漢初呂後乾政弄權那會了。
不僅漢惠帝當了呂後的傀儡皇帝,還有漢惠帝的兩個兒子前少帝和後少帝都是傀儡,要不是呂後死了,說不定還不止這兩個少帝。
果然女主乾政廢立皇帝就跟兒戲似的。
這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怎麼會教兒子嘛!劉徹吐槽道。
劉徹對龍鳳豬的排名耿耿於懷,對天幕總提大唐,不提大漢更是耿耿於懷。
這大唐有什麼好的,天天搞政變嗎?
【太平公主真的很可惜,現在很多學者不是都在分析太平公主為什麼沒有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嗎?
明明她是最有機會的。
但偏偏是她的侄女安樂公主有當皇太女的想法,太平權傾朝野之時都沒有想往那個位置上走。
這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是沒有被當成繼承人培養。
太平公主雖然受寵,是帝後的掌上明珠,四個哥哥疼愛的小妹妹,但她在女皇處死第一任丈夫薛紹之前,從來沒有進入過政治中心。
她的定位就是一個出嫁前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小公主;出嫁後當一個賢妻良母,和駙馬舉案齊眉的公主。政治、權力什麼的和她沒有任何關係。
李治和女皇都為她安排好了人生,她隻要和彆的大唐公主一樣幸福美滿的度過一生就好,要說差彆,那就是比彆的公主更受寵,以及先後有五個皇帝寵著她。
哪怕武則天成為女皇之後,也沒有過立太平為繼承人的想法。女皇的繼承人人選一直是武家的侄子和她自己的兒子。
女皇能坐上那個位置是多方麵因素造成的結果,她自己本人並不是女權,所以繼承人裡麵沒有女兒也不奇怪。
第二點是沒有女皇的魄力和果斷。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太平公主在第一任駙馬死後黑化,開始投身政治步步為營,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峰。但是鎮國長公主真的是權力的巔峰嗎?
作為封邑有萬戶之多的公主,且朝中黨羽遍布,巔峰時期七個宰相有五個都是她的人來說,確實是巔峰。
可是這樣的巔峰對於一個公主來說太危險了,因為她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她隻想控製住龍椅上的皇帝,讓龍椅上的皇帝聽她的話,厚待她這個姑母。
在太平心中武周和李唐,她是更偏向李唐的,這也和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這是男權社會對女權的壓製。
而且當時古人還是比較迷信的,怕死後無顏麵對列祖列宗。
加上太平親眼目睹女皇為了皇位,先後廢立幾個哥哥,殺了那麼多人,包括李家的人、武家的人。
凡是對女皇有威脅的,女皇都不會放過。這對一個溫室中長大的公主來說,是不大能接受的。
所以太平沒有女皇這個魄力,也沒有女皇心狠。
第三點就是太平公主眼光不太行,當然這也和她選拔人的方式有關。太平主要靠金錢收買人心,可是能被金錢收買的人又能是什麼人才,或者說能可靠到哪裡去呢?
錦瑟打算針對這三點出發,培養太平的……算了,一個現代人能培養什麼,除了能教導她一些怎麼選拔人才,怎麼用人以及影響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外,什麼也做不了。
培養政治野心、魄力狠心什麼的,錦瑟自己都沒有,怎麼教?
不過倒是可以影響女皇隻選男人作為繼承人的觀念。
就像安樂公主說的,既然有女皇帝,為什麼不能有皇太女。
但在此之前,得先有女皇。
曆史上女皇在李治死後七年才正式稱帝,改唐為周。】
漢武帝時期
原本在吃瓜的劉徹愣住了,改唐為周??不僅篡位稱帝居然連國號都改了。
大唐的女人這麼彪悍的嗎?
這……沒人阻止的嗎?大唐的皇帝這麼廢物的嗎?連皇位都守不住,讓親媽給奪了。
他剛登基那會可沒少受製於太皇太後,導致他很多政策都無法實施。
後來就連他的母後也想插一手政事,這讓他十分反感。
後宮乾政絕對要遏製,不然說不準就有第二個呂後,不,現在有一個比呂後更可怕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