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天又去鑄造廠等毛坯了吧,眼睛裡全是血絲。”劉忠老爸對劉忠的生意還是了解的,早年劉忠不怎麼聽話,直到三十歲後,人這才成熟起來,前幾年下海,很多關係還是劉正中親自己去跑的。
“沒事,今天白天又沒乾活,應當休息了。”劉忠又給老爸泡了茶。
“少瞞我,你身上有機床冷卻液的味道,雖然你換了衣服,我這乾了一輩子這個,這味道太熟習了。還有現在都放假了,你二哥聽說也去旅遊了,技校的車間就一個人不安全。”劉忠老爸提醒道。
江城職業技術學院以前升為專科院校前是一個中專學校,在劉忠爸這一輩叫慣了,也就沒再改口了。
“爸,我也乾了這麼多年的機械加工,想當年我在廠裡當鉗工時,車床的技術還是不錯的,再說了我找了一個小兄弟當幫手,這個小兄弟也是一個高手,安全的事,你就放心好了。”劉忠解釋道。
“你啊,當年要是能沉下心來,你當時天賦不錯,好好把我和你幾位師叔的手藝學會,不必你現在混的差,對了你找了一個幫手?”
劉忠老爸對劉忠還是很了解的,他兒子劉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有點扣門,下海這幾年錢也是賺了點,一直沒把生意做大的主要原因就是有點扣門,手下一直留不住人,前幾年跟劉忠一起下海的幾個工友,隻要堅持下來了,都比劉忠混的好,這怎麼就突然冒出個幫手來了?
“我認識的一個小兄弟,那手藝真的不錯,還是學校裡的學生。”劉忠一想到今天遇見的趙小匠,心
中那就是一個喜啊,他爸還猜對了,他當幾年的老板一直沒個手下,就隻能當中間人,做點轉手的小單,看著一起下海的同事,有的已經開上了小車,廠裡有專門的人管理,又不用下一線開機床。劉忠也總結了一下自己的問題,可是要改又談何容易啊,一來現在市場開放了,有點手藝的人還看不上劉忠,趙小匠的出現讓劉忠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對了,老二,瞧你高興的樣子,你那學生幫手應該能自己立車床吧,那你給人家多少錢一天啊”劉忠老爸問。
“這學生叫趙小匠,你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家傳的手藝,我15歲拜師,趙小匠7歲就開接觸車床,我給他開50塊一天的工資,還管兩頓飯,爸這次夠大方吧!”劉忠得意道。
劉正中一聽劉忠扣門的話差點沒把剛喝的一口茶噴出來,劉忠手藝一般,可是這目光還是挺挑剔的,劉忠能看上的人能力應該不差,機械加工這行基本都是靠手上功夫吃飯,所以這一行的工資也比較透明。
劉正中雖然退休了,可那一手維修機床的絕活還是被多人惦記著,除了江城機械廠總廠的顧問外,經常有熟人請他出山幫個忙,多少聽彆人提起過,現在外麵機械加工廠裡工人的工資,一般好一點車工,不加班的工資都在2000上下,這樣算下一來除周五,彆人一天的工資也在90來塊,劉忠給彆人開50塊的天工,還好意思在劉正中麵前誇他給彆人的錢開得高,想到劉忠的老爸突然有了一種大膽的猜測。
他盯著劉忠問,“你認識那學生不會腦子有問題吧!”:,,,